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IMC处理技术应用_贾银川
- 岁月如歌
-
28 次阅读
-
1 次下载
-
2019-03-31 22:40:06
文档简介:
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IMC处理技术应用_贾银川16特别关注水煤浆加压气化所排的污水具有高氨氮浓度、低C/N比的特点,是典型的高浓度氨氮污水。此类污水的传统处理工艺具有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缺点。兼具厌氧氨氧化、短程和全程硝化-反硝化的间歇多重内循环(IMC)技术,以“间歇多重内循环生物反应池”为核心处理单元,从减少能耗、减少物耗、减少剩余污泥量方面改进工艺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IMC技术背景与重点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处理高浓度氨氮,存在着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开发研究IMC处理技术,减少充氧量、回流量、碳源投加量,实现污水的持续处理。IMC技术背景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一直是化工行业环保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实际工程中相继开发并采用了蒸汽吹脱、空气吹脱、折点加氯、磷酸镁铵沉淀、离子交换、沸石吸附等一系列物化处理技术和各种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物化处理技术存在二次污染、投资大、能耗高、药剂费用高、脱氮效率低、出水达标率低等一系列缺点,因此,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仍以生物处理为主。长期以来,废水生物脱氮在工程实践中仍以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理论为主导,在生物脱氮过程中,N元素经历了从其最低的-3价被氧化至最高的+5价,然后再经反硝化逐渐从+5价被还原至0价的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途径被称为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1]。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生物脱氮技术,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由于N的氧化还原过程漫长而复杂,所以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都存在着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的缺点。对于高氨氮、低BOD的化工废水,采用传统生物脱氮技术时问题尤为突出,常因能耗高、药耗高、需补充碳源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急需解决工艺流程复杂、反硝化碳源不足、总氮去除率低、出水不能达标等问题。近年来,对氨氧化细菌代谢方式的各种研究成果表明,氮元素的生物循环存在着多种途径,尤其是对短程反硝化(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使N从-3价氧化至+3价,再由+3价还原至0价)和厌氧氨氧化[2](一部分NH3氧化成NO2-,再与另一部分NH3进行生物反应,生成N2)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更加节能、更加节省投资的污水生物脱氮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IMC技术重点针对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存在能耗高、成本高、投资大等缺点,特别是对于高含氮、低BOD的煤化工废水,在各种脱氮理论的基础上,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