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_袁苍霞
- 岁月如歌
-
43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19-03-31 23:12:24
文档简介:
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_袁苍霞建筑与预算CONSTRUCTIONANDBUDGET2015年第9期DOI:10.13993/j.cnki.jzyys.2015.09.013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研究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还是在实际工程中,多数认为必须经历典型的、完整的过程才能实现废水中氮素的去除,即通过全程硝化-反硝化(有机氮→NH4+→NO2-→NO3-→NO2-→NO→N2O→N2)来完成生物脱氮的过程。人们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①亚硝酸盐产物HNO2是“三致”物质,对水体生物和人类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生物脱氮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HNO2的产生。②HNO2极易氧化,影响出水COD浓度,排放后会消耗受纳水体中的DO,导致水质变差。③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同一种属,共同生活在同一生长环境中,很难将它们分开。④氨氮氧化速率较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慢,前者是硝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因此在传统生物脱氮过程中很难有NO2--N的大量存在。实际上,从氮素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来看,亚硝化和硝化是两个不同的反应,由两类相互独立的菌种分别催化完成,而参与作用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因其世代周期、生长速率等的不同可以互相分开。近年来,人们通过引进分子生物学技术,以16SrRNA序列为基础,对两类菌群进行了全面的谱系分析,经研究发现两者本质上亲缘关系相距很远。此外,硝化阶段生成的NO2--N和NO3--N均可作为反硝化细菌的最终受氢体。因此,能否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得NO2--N直接进行反硝化过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由于短程硝化过程受多方面因素控制,因此可以根据两类菌群在动力学特征和生理机制上存在的固有差异,通过控制分子态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袁苍霞(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摘要:短程硝化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缩短反应时间、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动力消耗和剩余污泥产量、节省运行成本、降低投加中和剂的费用等诸多优势。从分子态游离氨浓度、pH值、温度、溶解氧浓度、污泥龄、运行模式、有机碳源等方面探讨了实现NO2-N稳定积累的基本途径。关键词: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新技术;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NO2-N积累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0402(2015)09-0047-05收稿日期:2015-06-06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