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污托邦&污水处理资料共享平台!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档 > 生活污水培养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_张云霞

生活污水培养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_张云霞

  • 安之
  • 5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1-10 15:02:45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下载券 0 个,已有5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下载券 1 个,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生活污水培养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张云霞,杨清,季民,吴斌,周佳(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51)摘要:采用骤降沉降时间法和逐降沉淀时间法进行颗粒污泥的培养,结果显示骤降沉降时间法由于污泥的洗出量远大于污泥的生长量,而导致出水的恶化和培养失败;而逐降沉淀时间法,通过2个快速沉淀阶段和1个慢速沉淀阶段,颗粒从出现、成长到成熟。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比较广,平均粒径为245.4μm,SVI为46.4mL/g,湿污泥密度1.0816g/cm3,含水率在97.1%~97.8%。关键词:颗粒污泥;生活污水;骤降沉降时间法;逐降沉淀时间法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829(2011)03-0015-060引言国内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始于2003年,均采用人工配水,成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王暄[1]利用葡萄糖、乙酸钠和生活污水为基质,厌氧/好氧周期循环的厌氧快速吸收工艺,进水CODCr质量浓度控制在300mg/L,VSS污泥COD负荷控制在为0.2~0.3kg/(kg·d),:葡萄糖培养的污泥几乎全部为成熟的颗粒污泥,浅褐色,镜检发现污泥呈球形或拟球形,密实且边界清晰,粒径为0.5~0.8mm,最大可达1.0mm左右,SVI为25~30mL/g;乙酸钠颗粒污泥浅黄褐色,大部分呈细小的沙粒状,粒径约为0.2~0.4mm,SVI为40mL/g左右;用生活污水培养颗粒污泥,刚开始镜检发现有细小的颗粒出现,掺杂在活性污泥的絮状体内,SVI为60mL/g左右,后期由于污泥的膨胀而结束。北京工业大学高景峰[2]以北京工业大学家属区排放的生活污水(CODCr质量浓度为180mg/L,BOD5质量浓度为130mg/L)为研究对象,试验所用污泥来源于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排放的剩余污泥,在SBR中采用改变沉淀时间的方法,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粒径在0.5mm左右。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有前人的工作基础和理论依据[3-12]。因此在本文中,在SBR反应器内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采用骤降沉降时间和逐步降低沉淀时间2种方法,考察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装置试验装置见图1。试验采用的颗粒污泥SBR系统由有机玻璃圆柱制成,进水采用水箱进水,排水采用重力排水。(1)进水系统:来水引自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

安之
安之
  • 13555

    文档
  • 7163.45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13555篇文档

评论

发表评论
< /6 > 付费下载 下载券 1 个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污托邦&污水处理资料共享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35071号-2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