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的反硝化吸磷脱氮现象研究_罗宁
- 安之
-
3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1-17 13:39:51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2003-01-28作者简介:罗宁(1971-),男,四川隆昌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生物脱氮除磷。基金项目:由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4A01子专题“简易高效活性污泥复合系统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SBR的反硝化吸磷脱氮现象研究罗 宁,罗固源,吉芳英,许晓毅(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摘 要:通过改变生物除磷脱氮工艺SBR(A/O/A/O)的运行参数,对其缺氧段进行研究,发现:进入缺氧段的聚磷菌体内的PHB是否充足,是缺氧吸磷现象是否明显的关键。在SBR的缺氧段也存在反硝化吸磷现象,此反应装置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可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反硝化吸磷的反硝化聚磷菌(DPB)。关键词:脱氮除磷;缺氧吸磷;DPB;SBR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41(2003)09-0014-03 目前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流程虽千差万别,但可分为两大类:1)空间顺序;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工艺的最大特征是:污水的各种生化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池里同时完成,整个生化反应是连续进行。典型代表有A2/O、改良的A2/O、UCT、VIP等。时间顺序的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最大特征是:污水的各种生化反应均在同一个反应池里,按时间顺序进行污水处理。典型代表是间歇活性污泥法SBR。近年,有关在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发现缺氧吸磷现象的报道很多,基本集中在空间顺序的工艺中,如:1)1987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在A2/O工艺的中试研究中观测到缺氧区出现反硝化吸磷脱氮现象;2)2000年,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的张波和同济大学的高廷耀在常规A2/O工艺的试验中发现缺氧吸磷现象;3)1996年,荷兰Delft大学的T.KUBA等人在采用改良UCT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发现了反硝化聚磷菌DPB;4)1995年,挪威科学技术大学的K.STGAARD等人对UCT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发现缺氧区除磷量占整个处理系统除磷量的30%。虽然时间顺序的SBR工艺被广泛运用,但目前尚未有发现缺氧吸磷现象的报道。笔者认为,缺氧吸磷现象在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应具有普遍性,SBR工艺中也能发现此现象。因此,本文利用SBR(A/O/A/O)工艺,通过改变其运行参数,着重研究了其缺氧段,旨在发现缺氧吸磷现象。1 试验工艺及方法1.1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