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除磷理论_工艺及影响因素_王亚宜
- 安之
-
2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1-17 13:40:13
文档简介: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王亚宜, 彭永臻, 王淑莹, 李勇智, 潘绵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 要: 探讨了反硝化除磷的基本理论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单、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和生物膜反硝化除磷工艺。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DPB); 控制要点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02(2003)01-0033-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3801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02005) 反硝化除磷是用厌氧/缺氧交替环境来代替传统的厌氧/好氧环境,驯化培养出一类以硝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phos-phorusremovingbacteria,简称DPB)为优势菌种,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来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脱氮除磷的双重目的。应用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时不仅可节省曝气量,而且还可减少剩余污泥量,即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1 反硝化除磷理论在对除磷脱氮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在进行反硝化的同时完成过量吸磷。1993年荷兰Delft大学的Kuba在试验中观察到[1]:在厌氧/缺氧交替的运行条件下,易富集一类兼有反硝化作用和除磷作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该微生物能利用O2或NO-3作为电子受体,且其基于胞内PHB和糖原质的生物代谢作用与传统A/O法中的聚磷菌(PAO)相似。针对此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假说来进行解释:①两类菌属学说[2],即生物除磷系统中的PAO可分为两类菌属,其中一类PAO只能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另一类则既能以氧气又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它们在吸磷的同时能进行反硝化;②一类菌属学说[3],即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只存在一类PAO,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硝化能力,其能否表现出来的关键在于厌氧/缺氧这种交替环境是否得到了强化。如果交替环境被强化的程度较深则系统中PAO的反硝化能力较强,反之则系统中PAO的反硝化能力弱,即PAO不能进行反硝化除磷。也就是说,只有给PAO创造特定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以诱导出其体内具有反硝化作用的酶,才能使其具有反硝化能力。这两种假说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但大部分研究人员都赞同前者。就NO-3是否可作为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