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在预防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 海之魂
-
4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1-22 11:58:52
文档简介: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8期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摘要:本文论述了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在预防地质灾害的应用,并对如何实施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并对实施应用措施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自然环境;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预防研究我国的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可谓是相当之高,究其原因多数都是由地下水引发的,地下水由于受到岩体的作用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由此可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将具有重要意义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环境的保护,因为只有不断加强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研究,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1加强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必要性1.1水文地质勘察是我国地质勘察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是由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但是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却常常被人们忽略。1.2地下水是影响岩体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会影响岩体的运动,甚至会影响自然环境。尤其是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域,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更是加大。这就不断凸显出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说加强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是具有必要性的。2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因素2.1地下水位因素地下水位是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含地下水位的最高水平、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补给和排泄关系,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影响岩土工程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1]。2.2地质条件因素地质条件是影响岩土地质勘察另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地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运动的趋势、岩层的分布和运动等等方面,都是影响岩土地质勘察的重要因素。2.3自然环境因素当地水文的特征、降水量的多少、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而自然环境又是影响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所以说,自然因素也在间接的影响着岩土工程地质勘察。3我国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3.1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技术在开展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首要环节就是要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如表1所示,为各种不同形式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3.2对地下水位的测定在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进行多层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测定时,尤其重要的是要做好止水措施,要将测定的目标水位同其他的含水层分离开来,这是保证测定准确性的重要措施。其次,在进行静止水位的测定时,务必要按照含水层的渗透性,给予地下水位一定的稳定时间。另外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泥浆钻进的方法,在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时,要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的20cm处,或者是经过洗孔之后再进行测定。3.3测定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是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进行地下水流向的测定,通常选取几何方法来进行测定,并且在测定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对各个孔内的水位进行测定。其次,对地下水流速的测定,通常选取批示剂法,或者是充电法来进行测定。3.4渗水试验和注水试验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渗水和注水试验时,应该在度坑或者是钻孔中测定。首先,钻孔法主要应用在试验深度比较大的情况。其次,度坑法主要适用于对砂土和粉土、粘性土的测定,并且测定方法也是有不同要求的,应该采用试坑单环法对砂土和粉土进行测定,采用试坑双环法对粘性土进行测定。3.5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抽水试验时,应该按照渗透系数的应用范围来进行综合的评定,这是保证抽水试验测定的准确性的必要环节。另外,在测定中通常要进行三次抽水试验,并且要保证最大降深应该与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地下水位降深标高,对每次测定都应该保证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一致性。在经过三次测定之后,确定水位已经稳定的评定标准应该是动水位和涌水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波动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3.6压水试验的技术要求在进行压水试验时,首先应该根据整个工程的具体要求,并且做好充分的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的收集工作,按照资料中要求确定出试验的孔位。其次,应该综合评定岩层渗透性和试验中需要保证的开始和最大压力,确定压力的等级。最后,可以按照压力与压入水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计算出透水率。4结语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能够总结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应该不断加强对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力度,通过深入的勘察和研究,找到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的规律和特点,并且以这些特点来进一步带动我国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些要求生产出适合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和设备,保证在测定过程中参数的准确性,使水文勘察工作更加可靠。参考文献[1]梁祥,刘友勤,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