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书给水排水Vol.40No.1220141水业导航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给排水要求简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捷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首先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淡水资源人均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其次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与水资源短缺、污染的现实相比,我国还存在水资源浪费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50%,而发达国家已达85%。水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重点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绿色建筑的关键目标之一。2006年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的发展带动了业内人士对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绿色建筑日益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2000多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以及各地的新开发区、政府投资项目均开始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根据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要求,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求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总结前几年绿色建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对标准进行了修编,新标准已颁布,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1)对标准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确定绿色建筑等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原标准是通过统计标准条文的达标项数来划分评定星级,即标准中各条文之间都是同等权重的,每一标准条文也只有达标、不达标两种评判结果,绿色建筑星级以6项指标分别计算达标项数来确定。新标准取消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分别设定条文的做法,改为在条文内部细化不同建筑类型的评价要求。新标准条文评价采用得分制,除控制项外,其他条文均为评分项被赋予不同分值。新标准各条文设有不同分值,意味着不同条文之间得分权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根据条文要求实现的难度和取得的综合效益来确定的。同时大多数条文都设有递进式的得分规定,可以根据参评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目标策略,选择各条文的得分档位,条文的权衡性和弹性空间增大,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和策略的确定提供了更为灵活、丰富的遴选空间,有助于实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新标准明确规定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标准在原6项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施工管理”指标。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各指标条文均分为控制项和评分项,另外为鼓励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提高,还增加了一章“提高与创新”,设加分项,加分项包括性能提高和创新两部分。控制项仍是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为一票否决项。各指标评分项满分为100分。7项指标还按建筑类型和评价阶段分别设权重,各指标的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计算项目的得分,总得分还需加上“加分项”得分。绿色建筑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得分不应小于40分,以确保各指标间相对均衡,避免出现短板。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DOI:10.13789/j.cnki.wwe1964.2014.03182给水排水Vol.40No.122014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加大了对“节水”的要求,整合了对“非传统水源利用”的要求,调整了彼此的权重。节约资源应该通过3个步骤来实现。第一步是“减少使用”,具体到水,就是在保证用水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在建筑中可以通过设计“节水系统”来达到要求,如通过“减少管网漏损”、“减压限流”、“用水计量”等手段来实现“减少用水量”的目的。目前建筑用水因为“管网漏损”、“超压出流”造成的水的浪费达10%~30%。新标准增加了运行阶段对“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