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反应器设计及启动实验_李欣
- 安之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2-12 09:47:06
文档简介: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价值工程0引言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是荷兰著名教授Lettinga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效污水厌氧处理方法。其特色和优点主要体现在颗粒污泥的形成使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大幅提高,反应器内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周期大为缩短;且无需搅拌装置,加上内部设有三相分离器而省去了沉淀池,从而使成本和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因此UASB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能够经济有效的解决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3]。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也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UASB处理设备还没有充足的设计规范和经验参数可供参考。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和已有的研究,计算并设计了一种UASB反应器,并用葡萄糖配水模拟生活污水,对反应器进行了初次启动实验。1UASB反应器的设计1.1设计参数的选取本设计的UASB反应器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为3人每日的生活用水量,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建筑给水排水中的用水定额可知,每人生活用水量约为200L/d,本设计UASB反应器的设计流量Q=0.6m3/d。生活污水的COD较低,一般为200-1000mg/L,其典型的COD为500mg/L,因此UASB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选取为0.55kgCOD/m3·d,设计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1.2有效容积的确定本次UASB反应器的体积设计采用容积负荷法:V1=Q(Ci-C0)Nv(1)式中:V1———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Q———废水的设计流量,m3/d;Nv———容积负荷率,kgCOD/m3·d;Ci———进水COD浓度,kg/m3;C0———出水COD浓度,kg/m3。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V1=Q(Ci-C0)Nv=Q·Ci×80%Nv=0.6×0.5×90%0.55=0.49m3(2)一般反应器应用时的装液量为70%-90%,即容积有效系数为0.7-0.9,本次设计选取装液量为87.5%,则:V=V187.5%=0.56m3(3)1.3几何尺寸的确定UASB反应器的平面布置一般有圆形、矩形和方形集中,处理规模较小是,多采用径深比较小的圆形布置,处理规模较大时多采用矩形或方形布置。本次设计的UASB反应器采用圆形布置,圆形反应器具有结构稳定、布水均匀等特点[4]。在一定的处理容量下,高径比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反应器内水流状况不同,并通过传质速率最终影响生物降解速率,直接影响到沉淀出水效果。高径比过大,会使进水上流速度增加,而产生污泥膨胀问题。高径比过小,上升流速减小,影响污水系统的搅动,减少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5]。本次试验考虑在实验室进行,并且为便于操作,保证处理效果,本设计中UASB反应器的高径比取10:3,则有:V=AH=πD2H4(4)HD=103(5)因此:V=5πD36(6)D=(6V5π)1/3=(6×560×10005×3.14)1/3=59.80cm(7)取60cm,即600mm;UASB反应器H:D=10:3,故反应器高H=2000mm。在反应器上部设置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区,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的过程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