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_厌氧_MBR组合工艺处理香料加工污水研究_黄剑
- 污水处理护水清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2-13 14:47:19
文档简介: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第11期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香料加工污水处理系统和工艺,工艺流程如下:(1)污水送至污水处理站后自流入格栅池,格栅池的格栅间隙为5mm~8mm;(2)格栅池流出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预先有COD为3000mg/L~6000mg/L的污水;(3)使用污水泵将调节池出水抽至混凝沉淀池,往混凝沉淀池内投加絮凝剂PAC及混凝剂PAM,PAC浓度是5%,投加量是100t的废液投加20kg;PAM浓度是0.1%,投加量是100t的废液投加2kg,本工艺处理效率高,效果好,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关键词:混凝沉淀;厌氧;MBR;香料加工污水1引言目前,随着香料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工产生的废水的污染治理问题越来越严峻。香料废水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污染物量多,成分复杂,COD高,难降解物质多,如八角系列深加工生产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八角加工生产中的有机物吸附过程需排放大量含糖和其他有机物质的废液,此污水气味较大,水质呈微酸性,处理难度较大[1-2]。2研究内容本文介绍的系统包括格栅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厌氧池、生物除臭器、MBR膜池和储水池,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香料加工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图(1)污水送至污水处理站后自流入格栅池,格栅池的格栅间隙为5mm~8mm;(2)格栅池流出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预先有COD为3000mg/L~6000mg/L的污水;(3)使用污水泵将调节池出水抽至混凝沉淀池,往混凝沉淀池内投加絮凝剂PAC及混凝剂PAM,PAC浓度是5%,投加量是100t的废液投加20kg;PAM浓度是0.1%,投加量是100t的废液投加2kg;(4)混凝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水厌氧池,厌氧池内有活性污泥,溶解氧控制在小于0.2mg/L,厌氧池上部的污泥水进入生物除臭器除臭;(5)厌氧池出水流至膜生物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内设膜生物反应器,内有活性污泥,溶解氧控制在2mg/L~4mg/L;(6)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流入储水池,实现泥水分离。3案例介绍某香精调料厂以食用调味品和化妆品香精为主,利用各种天然动植物原料生产食物添加剂、日化香精等产品,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清洗反应釜和容器、清洁地板的废水和少量办公生活污水,废水的浓度变化大,可生化性较好,但石油类和表面活性剂含量偏高,直接好氧处理的成本高,较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厌氧处理有抑制作用。为此,本实验考虑采用混凝预处理去除油和表面活性剂,然后厌氧水解和好氧处理联合除污。4工艺简介移动床生物反应器MBR具有运行管理简单、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3],在较高浓度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已有应用,所以在工程实施中采用本工艺,现将工艺情况介绍如下。4.1污水送至污水处理站后自流入格栅池,格栅池的格栅间隙为5mm~8mm,污水通过格栅后截留大颗粒有机物质和砂砾,避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堵塞和对后续设备的损害。4.2格栅池流出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容积较大,并且预先有COD为3000mg/L~6000mg/L的污水,可以对水质、水量充分平衡,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能力,使污水均匀进入后续物化和生化处理单元,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水质波动带来的影响。4.3使用污水泵将调节池出水抽至混凝沉淀池,往混凝沉淀内投加絮凝剂PAC及混凝剂PAM,PAC浓度是5%,投加量是100t的废液投加20kg;PAM浓度是0.1%,投加量是100t的废液投加2kg,充分混凝反应沉淀后,上清液进入下一单元,污泥进入浓缩池。4.4混凝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水厌氧池,厌氧池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污泥浓度约5000mg/L~7000mg/L,停留时间约12h,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经生物除臭器进行除臭处理。4.5厌氧池出水流至膜生物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内设膜生物反应器,内有活性污泥,溶解氧控制在2mg/L~4mg/L,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浓度可提升至8000mg/L~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膜生物反应池里的有机物作为碳源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另一方面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为反硝化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4.6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流入储水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外排或回用。4结语(1)混凝沉淀,能预先去除难降解COD,同时去除大量的悬浮物。(2)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固液分离效率,系统的容积负荷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系统出水水质更好,消除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问题。(3)出水水质稳定,产生臭气经过除臭气达到排放标准。参考文献[1]陈金华,马春燕,奚旦立,等.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