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央空调水处理_赵洪波
- 由页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2-13 16:32:42
文档简介:
科技信息引言中央空调的循环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两部分,其中冷却水系统多为开式循环体系,而冷冻水系统一般为闭式循环体系。虽然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这两个部分各有特点,但存在同样的问题:它们均是以自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流速、浓度)改变时,水质多表现为不稳定的状态,就会发生结垢、腐蚀、生物粘泥等现象,如不进行适当的水处理,势必会引起管道堵塞、腐蚀泄漏、换热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一、中央空调运行时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在中央空调的循环水系统中由于水质不稳定而易引起系统结垢、腐蚀、生物粘泥及菌藻滋生等不良后果。1、结垢由于水中溶有大量的碱土金属离子和碳酸氢根等具有反常溶解度的微溶盐类,它们在传热过程中或者在水的物理化学因素发生变化时,从水中沉积到金属表面上来。水在不断循环使用过程中,由于循环系统内温度、水流速度的变化,水的蒸发,多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不断地被浓缩,会在冷凝器、管道和冷却塔内形成矿物水垢。水垢的导热系数小于0.8,而冷凝器和蒸发器紫铜管的导热系数为320,两者相差400倍以上。2、腐蚀水中存在氧化性物质,水中的氧气对大部分金属都会产生腐蚀。金属在水中的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腐蚀会在所有的金属表面无休止地进行。阴、阳极反应的产物在静电的作用下相互迁移扩散,最终形成腐蚀产物。我们看到的直观现象是循环管路表面存在大量的锈瘤,腐蚀的产物会不断累积在金属表面。3、微生物藻类及粘泥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真菌及藻类,由于其散布在自然界各个角落,而中央空调循环水中温度、盐分、pH值、溶解氧等比较适合微生物繁殖。另外,循环水中也有天然有机物、泥沙等悬浮物,若未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不断滋生,分泌出大量粘液,将水中不溶性杂质粘结在一起,它们在流速慢或温度高的地方慢慢沉积而形成污垢,产生粘泥附着于设备和管道的内表面,有人称它为生物粘泥,又称软垢。二、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结垢、腐蚀及藻类带来的危害水垢、腐蚀和微生物滋生等这三者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如水垢和污垢往往结合在一起,结垢和生物粘泥又能引起或加重腐蚀。这些水垢、腐蚀物及生物粘泥给中央空调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水垢的导热系数极低,降低传热效率或传热不匀,影响中央空调的制冷效果,容易阻塞冷凝器管路,轻则降低流量,严重时冷凝器中的管路甚至堵死,使冷凝器压力升高,造成高压运行,导致电机负荷增加,增加电能消耗。2、系统管道及设备内壁常因腐蚀造成锈渣脱落,脱落的锈渣常常会堵塞盘管,使空调换热效果下降,腐蚀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穿孔泄漏等重大停机事故,为安全生产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水系统的腐蚀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增加设备的维修费用,而且还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3、水垢、微生物粘泥覆盖在中央空调水系统设备管道或换热器流道表面,严重的将堵塞管道,阻碍水流动,使整个水路循环水量减少,热交换效率进一步降低。粘泥集积在冷却塔填料的表面或填料间,堵塞了冷却水的通过,降低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粘泥覆盖在金属表面,形成差异腐蚀电池,加速这些金属设备的腐蚀。三、中央空调水系统清洗范围及步骤当前中央空调系统清洗范围主要是冷冻水系统清洗(包括:膨胀水箱、蒸发器、管道等)、冷却水系统清洗(包括冷却塔、冷凝器、管道等)以及制冷主机的清洗。冷冻水系统清洗主要是膨胀水箱的清洗、整个系统的杀菌灭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预膜处理和日常水质维护。冷却水系统清洗包括冷却塔的物理清洗及杀菌灭藻、整个系统的杀菌灭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预膜缓蚀处理和日常水质维护制冷主机的清洗包括了冷凝器、蒸发器的通炮,化学清洗和预膜防腐处理。中央空调五大清洗步骤:1、杀菌灭藻:通过向循环系统加入杀菌药剂,清除循环水中的各种细菌和藻类。2、粘泥剥离:加入剥离剂,将管道内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通过循环将粘泥清洗出来。3、化学清洗:加入化学清洗剂、分散剂、将管道系统内的浮锈、垢、油污清洗下来,分散排出,还原成清洁的金属表面。4、表面预膜:投入预膜药剂,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聚合高分子保护膜,以起防蚀作用。5、日常养护:加入缓蚀剂,避免金属生锈,同时加入阻垢剂,通过综合作用,防止钙镁离子结晶沉淀。并定期抽验,监控水质。四、中央空调系统清洗后可收到以下效果1、保护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可以防锈、防垢。避免设备腐蚀、损坏,特别是经预防处理后,使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一倍,投入缓蚀剂以后,可以使设备系统腐蚀速度下降90%。2、减少事故发生,改善制冷效果。可杀菌灭藻,去除污泥,使管路畅通,水质清澈。同时提高冷凝器、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从而,避免了高压运行,超压停机现象,提高了冷冻水流量,改善了制冷效果,使系统安全高效运行。3、节能节水,减少成本。在去除水垢、阻止水垢形成,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电能或燃料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