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生产废水的治理_秦亚平
- 安之
-
2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2-18 09:43:37
文档简介:
豆腐生产废不泊治理(工)秦亚平刘锋马三剑豆腐生产废水的治理(I)hTeTreatmentoftheWastewaterintheBenaCurMdanufacture(I)秦亚平(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29)切nYaping·(JiangsunIstituteofEnviornmenta一sciences,Nanjing210029)刘锋马三剑(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苏州21501)LiuFeng&Masanjian(suzhouInstituteofue&EP,suzhou225011)摘要介绍了豆腐生产过程中废水的产生、排放,及可能采用的处理工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经济实效的以厌氧为主的处理方法,并进行了EB(厌氧膨胀床)及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工艺的试验。关健词豆腐废水处理BEU冉SBA加tn叹tInthep双父esofnlanuacfutir呢缺别leu川,high一densityoforgarlicawstaewterisgenot曰anddicshargde.Onthe肠515ofhteexpennz即st,atraentrentPrt犯哪,akindof日叹加nonlicalandp均eticalone,awsputfOI阴ardhere,胡dthecores环)ndi飞taertmenttestingofBE(nAaeorbi。xE阳ndde】撇1)阴dUABS(UpflowAnaeobri。lSudge」戈d)wera即11司.KeWy0n如D,ncu川Waset译aetr红℃aot能ntEBUASB1前言豆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的西汉,豆腐加工工艺已经成熟。豆腐生产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在环境中发酵,发出刺鼻的恶臭。长期以来我国的豆腐加工方式,一直以作坊式的加工为主,其生产能力低下,一般每天生产1吨(豆腐)以下,设备简陋、工艺原始、厂址分散,一般在城镇四周,生产废水进人地面水环境,引起附近水体的严重恶化。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和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合作,在国外专家的指导下,引进消化EBL(Evniorn-menaltiBotechonlogyiLmited)公司的BE处理技术,并和UASB技术进行比较,以找到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豆腐加工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目标是:处理效率高、适应于大、中、小规模的豆腐厂、投资少、运行费用低。2豆腐的生产过程豆腐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大豆。晒干后的大豆经筛选去除杂质后,用水浸泡、淘洗去除灰份,漂洗至洁净,使其充分吸水膨胀,然后用打浆机磨碎,用水调成豆浆。豆浆蒸煮后,根据不同的产品,加人不同量的卤水,搅拌均匀,压滤脱水后,可制成各种豆腐制品。豆腐生产工艺如下:风选一水洗一浸泡一煮浆一点卤一压滤一成品3豆腐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3.1废水水量在豆腐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源于水洗、浸泡和压滤过程,另有部分冲洗水。废水产生量见表1。表1豆腐生产中废水的排放废水类别浸泡废水压滤废水冲洗废水水量(Lk/g黄豆)1一20.5~l0.5~1COD(n、gL/)40()0一800020000一30000500一1500各股废水的水量和浓度会随着生产工艺、产品类别、生产习惯等的不同而不同。3.2废水的水质豆腐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相当丰富。根据现场监测,豆腐生产中各股废水一般汇合排放,水质情况见表2。表2豆腐生产排放废水水质情况项目数量水量(Lk/g黄豆)2一4COD(mgL/)8000一2000()pH5.0一7.0S(mgL/)500一1200仪】O(mgL/)500一12000总N(nlgL/)250一400总P(nlgL/)15一404豆制品废水的处理现状目前豆腐生产厂家很多,个别厂家也实施了污93污染防治技术第12卷第2期199年6月污染防治水处理工程,以好氧方法为主,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着运行费用高,不适于间歇生产,小型化装置效率不易保证等问题。也有一些厂采用物理化学为主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加药絮凝,然后进行沉淀,或者进行气浮,或者进行过滤。这些方法对浓度很高、生化性很好、溶解性污染物比例很高的有机废水,处理效率低,运行费用高,污泥产生量大。北京王志合豆腐厂采用厌氧发酵法处理其豆腐生产废水,产生大量的沼气,供居民使用,处理效果很好。徐州维维集团以黄豆为原料生产豆奶粉,所产生的废水和豆腐废水相似,其3个最大的生产厂,采用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设计的F,以厌氧(UAsB)为主的技术进行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产生大量的沼气,可供锅炉及食堂使用。因此,为了最有效地处理豆腐生产废水,必须专门对此进行研究,以寻找一条高效、低耗,操作管理简便的处理工艺。5厌氧处理的试验为了开发专门适用于豆腐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