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剂处理废水
- 帅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2-21 09:54:17
文档简介:
新型混凝剂处理废水新型混凝剂处理废水摘要:自行研发出一种新型混凝剂,它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等的处理。经过一步强化混凝处理后,各种废水的COD、色度和浊度等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混凝污泥可以再生重复利用。关键词:混凝剂印染废水生活污水餐饮废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已难以适应当今的废水净化处理要求,处理后出水更不能满足回用水的水质要求,只能进一步附加传统的三级处理设备系统。因而它既需要庞大复杂的传统二级生化处理系统,也回避不了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十分昂贵的传统三级过滤吸附处理系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市场对净化效率更高、处理出水水质更好、投资和运行费用更低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及新装备的迫切需要。强化混凝是当今水处理工艺技术中一种可满足上述需求的极富潜力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强化混凝的关键是高效混凝剂的开发和新型混凝装备的研制。本研究将研发一种新型混凝剂,并应用于印染废水、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的处理。1试验部分1.1测定方法和仪器COD:重铬酸钾氧化法,冷凝回流装置;色度:分光光度法,UV2100分光光度计;浊度:分光光度法,UV2100分光光度计。1.2新型混凝剂的制备将若干廉价的天然和废弃无机粉料(如粉煤灰、粘土等矿物,其中主要含硅、镁、钙和铁等)按一定的比例配伍,再进行简单活化和极少量的高分子絮凝剂复配而成新型的混凝剂。应用时将其配成质量百分比为6%的悬浊液,投加到废水中即可。1.3试验方法取试验废水1.5L于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混凝剂悬浊液于烧杯中,搅拌,调节体系pH,搅拌1min(转速120r/min)后,停止,可以看到大量的絮凝物出现,并立即沉降。等待30s后,同样转速再搅拌,2min后停止,静沉。随着絮凝物的沉降,废水逐渐变清,5min后,沉降基本完成。测定混凝前后废水的COD、色度和浊度等的变化。2结果与讨论2.1印染废水的处理实验印染废水中主要含有染料、浆料、纤维杂质及少量的无机盐等,属于成分复杂、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特别是活性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利用一种混凝剂或简单的混凝剂根本达不到处理的效果。试验用印染废水来自南京印染厂,其水质如表1所示。表1印染废水水质2.1.1混凝pH悬浊液投加量15ml/L,在不同的pH下,试验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从表1看出该混凝剂的作用pH为碱性,pH在10~11时混凝效果最好,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0.6%和90%。2.1.2混凝悬浊液的投加量选定混凝pH在10~11。表2不同投加量下的处理效果Table2Effectofdifferentamountsofcoagulation从表2可知,混凝剂悬浊液在最佳投加量为20ml/L,COD去除率达到74.7%。混凝剂对印染废水处理能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也是混凝处理印染废水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混凝剂产生的污泥有良好的压缩性,沉降完全后,底部的污泥约占总体积的10%。去掉烧杯中的上清液,保留底部的湿混凝污泥,再向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印染废水,上清液同样到达第1次的指标,而底部的污泥量仍约总体积的10%。连续重复3次,均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表3),并且湿污泥的体积基本不增加。将失去有效混凝作用的湿污泥在马弗炉中灼烧(800℃)1h,并再进行简单活化及加入极少量的高分子助凝剂,其再生的混凝效果基本不变。表3湿污泥重复利用3次的试验结果Table3Coagulatedresultsofwetsludgereusedbythreetimes印染废水的COD从1200mg/L降到300mg/L左右,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2生活污水的处理试验生活污水主要是指化粪池水、餐饮废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混合后的污水。我们将研制的混凝剂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试验用生活污水取自南京某污水处理厂。在pH为10~11,混凝剂悬浊液投加量为20ml/L的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结果如表4所示。表4生活污水的混凝处理Table4Coagulatedresultsofdomesticwastewater混凝剂产生的湿污泥可以重复利用10次。第10次后,污泥的体积基本没有增加,与第1次产生的污泥量基本相同,并且出水水质良好(表5)。当前生活污水的处理最常用的是活性污泥法,但产生大量的污泥。这种污泥含水率高,不易脱水,需要长时间的堆放凉干,那就不得不留出一部分空地来堆放污泥,既占空间,又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混凝剂失去有效混凝作用后,可以灼烧后重新利用(见印染废水的处理),混凝效果与灼烧前基本一样。所以说该混凝剂能较好的解决污泥这样的一个问题,为生活污水的快速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2.3餐饮废水的处理试验餐饮废水在水质指标在与生活污水有较大的差异,含油量高、动植物蛋白含量高及固体悬浮物多,微粒表面强烈吸附着表面活性剂分子,使界面张力降低,增加了分散体系的稳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