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_吕月珍
- 安之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2-29 11:28:18
文档简介:
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吕月珍1,孔朝阳2(1.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杭州310001;2.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杭州310025)摘要:从人居环境、生态经济、环保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水源、污水池选址、自然条件制约等。阐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措施和前景。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考收稿日期:2010-07-14作者简介:吕月珍(1984—),女,浙江金华人,硕士,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资源与农村经济和科技政策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57-031引言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全省各地区纷纷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称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大致可分为平原水乡、半山区丘陵、山区和海岛4种地形区。村庄分布特点为数量多、规模小、集聚散、地形杂。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2003年,浙江省作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部署后,把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项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8年间,钱塘江畔、温台沿海、宁绍平原、嘉湖水乡、金衢盆地、秀山丽水、海岛渔村涌动“治理”潮,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2浙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影响2.1改善人居环境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广泛开展,农民受益程度较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群众对污水治理项目高度认同的原因还在于,原来经常发生的户与户之间的污水矛盾得到调和,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进而实现了人改变环境、环境影响人的良性互动。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杂乱散”结合起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文明素质提高,进而改变农村是落后社区的状况,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2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浙江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建设、创建生态品牌及挖掘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点的山乡村寨、海岛渔村、水乡新村,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2.3为农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保障随着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活污水纳管进池,人、畜粪便沼气化治理,减少了与污水有关的病原体如血吸虫卵、钩虫卵等的自然传播现象,部分消除了传染病等病原体的孳生环境,从源头上切断了其繁殖传播,改变了农户家庭卫生状况,美化了农村社区环境,保护了水源,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健康安全。2.4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广泛推进,农民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通过各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宣传、生态户评比、环保活动以及农民对污水治理设施建成后的亲身感悟,农民的生态环保知识正在丰富,节约资源、能源的理念正在形成,许多农民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3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3.1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广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卫1572010年8月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第8期生洁具排水、牲畜养殖污水及其他污水。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高,污水组成成分复杂,但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农民生活用水主要是自来水、井水、河水等。农村生活污水基本都通过雨水管道排入附近河道,对周边河道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3.2环境意识淡薄农村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生产状态,相应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较差,对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并不理解。基层干部、村民的环境意识薄弱,致使治理效果不理想,环境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进度和成效。3.3污水治理技术推广难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有厌氧生物治理技术、稳定塘治理技术、人工湿地治理技术、兼氧过滤治理技术、微动力治理技术等,农村生活污水的理论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在实践方面还处在推广阶段。现行的治理方式大都套用城市污水的治理模式,未能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不仅治理技术难推广,而且治理效果也不理想。3.4污水治理受自然条件制约浙江地形复杂,部分农村处于平原、山区、半山区或者海岛,分布分散。自然条件使得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出现了环保基础设施投入难、配套难、设施共享率低、效益差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