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
- 帅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02 09:29:43
文档简介:
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前言电子废弃物是世界上数量增长最快的固体废物。根据2010年联合国环境署数据,全球电子废物产生量约4000万吨/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废弃物产生国,仅次于美国。根据工信部数据:2009年我国手机产量6.2亿部、电脑1.82亿台、彩电9966万台、家用空调8153.27万台、家用电冰箱6063.58万台、家用洗衣机4935.84万台,总产量已达11.8亿台之多,增长幅度明显。目前在国内的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大多是采取焚烧和水洗等手工拆解的方式,处理技术落后,回收率低,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更好地解决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资源化利用问题,防治环境污染,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如:2007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并施行《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551号国务院令,正式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2010年1月,国务院第91次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5月底国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试点结束后,继续实施这项政策,并在具有拆解能力等条件的地区推广实施;2010年4月,环保部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等。本文重点介绍了废印制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电视电脑拆解处理设备、废线缆资源回收生产线等四项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1废印制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技术1.1技术原理及工艺路线废印制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四套关键处理设备:电路板元器件切割设备、电路板粉碎分离设备、热固性塑料复合改性设备、再生金属深加工设备。首先通过电子元器件高效脱离及环保回收自动化设备将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拆解下来,设备采用熔锡炉加温的方式将电路板焊锡熔化,利用人工将可再利用的元器件摘除后,经带电辅加热的传送带输送,通过两组滚刀和刮刀配合,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及焊锡全部脱离,并经接料斗对元器件和锡料进行分类回收。经脱离元器件和焊锡的线路板基板再进入线路板高效粉碎分离一体化设备,通过粗碎、细磨、磁选、电选、分离、分级等工序实现电路板基板精细粉碎与微粉同步分离,整个系统采用负压除尘+尾气吸附的处理方式,不产生二次污染。整套设备在保障电子元器件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能高效分离和分类回收元器件和物料。1.2主要技术特点与水洗、酸浸等其它处理回收方法相比,废印制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高速涡流粉碎分离新工艺,采取特殊设计的粉碎设备结构,将剪切粉碎、气流粉碎、碰撞粉碎等多种粉碎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业界的金属与非金属解离和分离的难题,同步实现了金属和非金属的精细粉碎与微粉分离的新工艺。金属回收率较原有工艺提高了6%,达到96%以上,非金属材料中金属含量<1%,满足了国家环保要求。(2)采用了风选+电选组合提纯的新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金属粉末纯度低(70%~80%)、能耗高、工艺路线长的问题,将金属纯度提高到90%~99%,生产出来的金属粉末可以直接应用于花炮生产、粉末冶金等领域。(3)采用物理机械粉碎方法,对线路板中的非金属材料进行精细粉碎与表面改性处理,实现了非金属材料的再利用,实现了资源价值最大化。(4)利用高速气流将粉碎的材料吸入机腔内部,通过粉碎刀片高速旋转后形成的涡流,可将粉体材料粉碎至600目,并通过后续分级回收设备,可根据用户需要调节不同粒径级配,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5)采用多腔共混改性的方式,通过高速气流将物料在机腔内进行高速混合,使物料通过自身摩擦发热达到改性所需的温度,同时利用偶联剂对热固性塑料粉末进行表面包覆处理,提高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使之成为性能优良的功能填充材料。改性后的热固性塑料粉末已成功应用于改性沥青、井盖、塑木制品等领域。(6)采用全封闭的负压输送工艺和喷淋除味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无粉尘排放,排放气体达到国家环保有关标准。1.3技术应用情况目前,废印制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已在深圳、大连、天津、烟台、长沙等十余家PCB行业知名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已成功处理PCB行业废印制电路板2万余吨,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为PCB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1.4效益分析本技术以目前的150万吨的废弃物完全利用分析,可新增设备加工产值15亿元,产铜22.5万吨,产值120亿元,改性再生利用热固性材料产值7.6亿元(加工材料按600元/吨市场价计算),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技术无需生产用水,能耗低,对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示范及促进作用。2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2.1技术原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