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02 10:22:17
文档简介:
战略与决策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张晓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东城摘要:水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本文首先评论中国环境战略和政策安排的偏倚与失衡这源于环境政策被政治因素所左右;然后全面评价全国水污染的宏观态势,通过考察我们设计的、更为合理的地表水污染评价指数的历史变动趋势得到的结论是:我国河流、湖泊、水库、近海海域的污染呈现总体上升态势其中水库、湖泊的污染速度超过同期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或与之持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这都折射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水环境代价。本文还分析了水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制度因素下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等问题。本文认为,水污染问题是当前我国最为紧迫的环境安全问题,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治理重点应集中于解决农村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流域综合治理以及加强环境执法。关键词:水污染;环境安全;人体健康;治理与政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水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水资源安全。水污染恶化水质,这不仅意味着地表水环境,还包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简介:张晓(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中国软科学年第期括土壤、地下水、近海海域、甚至大气等相关的生中最突出的问题。王书明、张彦根据历年《全国环态环境,并且会影响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最终境统计公报》的资料整理分析得出,水污染在威胁人体健康,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水污染问—年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中所占的比例题,污染容易,彻底解决及进一步的防治难,不仅都很高;在各种环境污染事故中,水污染发生的频需要技术、资金、时间,还需要制度创新与严格的率一直处于首位。科学管理,对我们这样的地区差异相当大的发展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年中国家的国家治理,挑战和考验是巨大的。水污期间,在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关系国家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与振动危害长远发展基础的战略安全问题。这里的水环境安等—中,水污染包括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的全是指水资源的质量能否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合计占总量的份额远高于其他各类,而在这两者发展需要。在狭义及广义水资源安全概念⑴中,中除个别年份外水污染又远高于大气污染(详水资源质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见表、图。据此可以断言,水污染是我国面一、中国环境政策的失衡临的最主要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影响社会正义实长期以来,水环境污染一直是全国环境安全现的“社会问题”。水污染°:——‘————————————‘——寸卜————一——水污染份额%—大气污染份额%资料来源:根据表数据计算。图水污染与大气污染占突发事件总量比例(%比较另外环境污染损失评价是揭示各类污染造本文认为,对于污染损失的评价与估计不能成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的方法之一,它的价值评仅仅停留在关注总量结果的层面(如考察其总经价结果可以为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有重要参济损失占同期的比重),而更应该关注各分项考意义的指导。在污染的经济损失评价中,选取损失(如大气、水、酸雨、固体废弃物等)在总量损怎样的评价对象、何种评价方法,其背后隐含着评失中所占有的份额,从而依照份额的大小,区分各价者对现实环境污染问题的了解、把握和取舍折类污染的轻重缓急,制定环境法规和污染防治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政策。①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据《中国统计年鉴》)。年以前,“环境突发事件”被称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据《中国统计年鉴(》)。战略与决策中国水污染趋势与治理制度表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数量次数—进程中能源的使用是否威胁到国际既得利益国年份次数水污染大气海洋固体废噪声与其他家集团的近期与远期利益,即在他们的研究中,贯污染污染物污染振动危害一穿非常日月确的以美§等发达家的利益为中心的战略意图与政策选择。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目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政策选择作为我们环境政策的出发点。表—些研究估计中国(大气与水)污染损失结果比较—年代———评价水污染所占大气染所占污染损失合计年代份额%份额%亿元或亿美元)年过孝民等⑴年郑易生等年郑易生等⑴年世界银行年王金南等表注:■此处的大气污染特指“城市大气污染”。评价方法分为“支付意愿”、“人力资本”,为了使中外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木表仅取“人力资本”法的评价办如、从「,资料来源:参考文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