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方法_杨淑英
- 在路上
-
2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04 09:53:36
文档简介: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方法杨淑英1王栋成2郭少华1(1.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济南250013;2.山东省气候中心,济南250031)摘要:基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结合某石化焦化扩建案例实践,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布点原则与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环评中执行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案。关键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空气质量监测;布点TECHNOLOGYOFSTATUSMONITORINGPROGRAMINATMOSPHERICENVIRONMENTIMPACTASSESSMENTYangShuying1WangDongcheng2GuoShaohua1(1.Shandong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Jinan250013,China;2.ShandongClimateCenter,Jinan250031,China)Abstract:Basedonthe“TechnicalGuidelineso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tmosphericEnvironment”(HJ2.2—2008),thestatusmonitoringprograms,theprincipleofmonitoringsitesandtechnologyfocusontheatmosphericEIAaresystematicallystudiedanddiscussedindepth,combinedwithpracticalcases.ThefurtherdiscussionhasbeendoneonspecificissuesandsolutionsofthetechnologypointsintheimplementationoftheEIA.Keywords:atmosphericenvironmentalinfluenceassessment;airqualitymonitoring;distributionofmeasuringpoints0引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是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也是进行现状评价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区各污染物浓度,并为预测评价提供现状浓度,现状监测需要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因子、执行监测制度、布点与监测等。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了各等级评价的现状监测内容和要求,但在具体的大气环评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技术性的问题需解决,比如:现状监测不利季节的判定;无主导风向区域的布点;监测点在评价范围内的总体布局;高浓度落区监测点位的设置;存在无组织排放时的监测布点;监测布点使用的风向频率玫瑰图等。结合案例分析,本文对现状监测方案的制定及监测布点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提出了现状监测方案制定必需的基础性工作、监测点的布设原则、技术方法要点,对大气环评监测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1现状监测方案的制定在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前,应通过收集建设项目资料、现场考察、工程分析、污染源调查等工作,清晰了解评价区范围内及附近区域的各有关情况,并根据项目污染排放特点、运行工况、监测与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等,制定完善的监测方案。1.1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1)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要求;2)监测点位的距离、方位(表、图);3)监测项目、监测分析方法(包括检出限值);4)监测时间与频率要求;5)同步气象资料的收集要求。1.2监测方案制定必备的基础性工作1)了解评价区范围内及附近区域的风场特征(风向、风速、复杂风场等),收集当地近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风向玫瑰图;对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分别收集近5年、3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1年的逐日、逐次长期气象数据,进行常规气象分析,绘制年和四季风向玫瑰图,进行年和四季主导风向的判211环境工程2011年8月第29卷第4期DOI:10.13205/j.hjgc.2011.04.030别,为监测点布设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2)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功能区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掌握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敏感区和特殊保护区等分布状况,列表给出环境空气敏感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名称、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级别、与项目的相对距离、方位以及受保护对象的范围和数量。3)根据收集的1∶50000~1∶250000的地形图,并与GOOGLE卫片或航片及最新的行政地图、现场考察资料等相比对,了解评价区及其周围地形复杂程度、地貌及土壤和植被状况。在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上清晰标注评价范围、项目污染源、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源、环境空气敏感区(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