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蓝藻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思考
- 海之魂
-
2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09 11:00:35
文档简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2期双月刊2015年3月出版太湖蓝藻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思考宋红玉1,2沈菊琴(1.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扬州大学商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文章以太湖蓝藻事件的回溯式调查资料为数据基础,用环境及食品安全感是否受到影响衡量个体的风险感知水平,用恐慌、焦虑、紧张、压抑4种负面情绪反映个体的负性心理,运用因子分析法及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水环境突发公共事件下个体风险感知及负性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强的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会向个体传递正面信息,从而减轻人们对环境及食品安全的担忧;较高的文化程度、对水环境污染知识的了解、社会支持以及周围人的影响则会向个体传递负性信息,从而对个体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感产生影响。但是,风险感知并不必然形成负性心理,个体的负性心理反应主要受从众效应的影响。关键词:风险感知;负性心理;环境安全感;食品安全感;恐慌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59(2015)02—0016—08一、研究现状心理学家G.Caplant1瑚认为,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正常状态下,每个人都会不断努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而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被打破,机体为了应对变化的环境,会立即调动自身的生理、心理系统,进入紧张反应状态,或称为应激状态。根据应激的CPT理论,思维、经验以及个体所体验到的事件的意义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因,应激是否发生、以什么形式发生,都依赖于个体对他和环境之间关系做出的评价。[2]这种主观的判断与评价被称为风险感知。PaulSlovic等人【】4通过设计大量的心理测量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风险感知的相关数据,并运用多因素分析技术描绘出风险感知的定量图景或称为认知图谱(cognitivemaps)。PaulSlovic将这种研究路径和理论框架称为心理测量范式。心理测量范式的提出极大推动了风险感知研究的发展。此后,心理测量范式在调查对象、风险领域、新的风险影响形式——污名(stigma)等方面进行拓展,并提出了新的风险特征维度。而心智模型的提出以及对情感过程的研究拓展了风险感知研究的视角。随着研究的深入,PaulSlovic等人还发现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公众风险感知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遵循着心理测量范式的理论模式,中国学者对中国公众的风险感知也进行了研究:谢晓非、徐联仓[4】研究了一般社会情境下中国公众对46个风险因素风险程度和风险特征的感知结构,以及个体人格特征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于清源、谢晓非嘲研究了公众对39个环境收稿日期:2014-10-26作者简介:宋红玉(1972一),女,江苏扬州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扬州大学商学院讲师;沈菊琴(1962一),女,江苏张家港人,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DSH031)16条目的风险感知特征;谢晓非等[6_刀对SARS危机中公众的风险感知、心理状态及行为反应作了研究;时勘等【B】考察了SARS危机中影响中国17个城市民众风险感知的信息因素、空间特征和心理行为反应,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杨洁等[9]研究了公众对太湖蓝藻水华生态风险的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此外,景怀斌等【0】、沙莲香等【“】还跳过风险感知中介变量,直接对SARS期间的民众负性心理反应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在风险感知及个体负性心理反应的研究中,专门针对水环境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研究较少,杨洁等也仅对太湖蓝藻水华的风险感知作了研究,并未涉及公众的负性心理反应。因此,笔者试图弥补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个体风险感知及应激反应的相关理论提供支撑。二、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近些年,我国已发生多起水环境突发公共事件,如2005年11月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2013年7月广西贺江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以及2014年4、5月接连发生的兰州、武汉、靖江饮用水危机等。这些事件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很大社会反响。于是,对水环境突发公共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心理影响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一)理论模型的构建应激的CPT理论认为,应激是一个过程,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2】。J.C.Coynet”】指出,一个完整的应激过程应该包括应激源、应激反应和心理中介因素三部分,心理中介因素包括人的认知评价等方面。Laz—s[141/S--a1将这种认知评价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两个阶段:初级评价是对事件本身危害性所作的评估,而次级评价则是对自身应对资源、应对能力进行评估。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件可能有不同的认知与评价,从而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个体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