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沙水库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方案研究_白璐
- 在路上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1 20:17:03
文档简介:
同沙水库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方案研究*白璐宋乾武许春莲秦琦李志王红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设计中心,北京100012)摘要:为了尽快恢复作为备用水源的同沙水库的水质,防止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根据流域面积、用地性质、降雨量,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雨水径流的水量水质进行估算,从而确定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程的处理规模;根据工程用地情况,提出雨水径流污染的拦截、分流、调蓄、处理的技术方案,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地表IV类水体。为治理同沙水库雨水径流污染提供工程方案。关键词:同沙水库;雨水径流;污染控制STUDYONTHEENGINEERINGSOLUTIONOFTONGSHARESERVOIRRUNOFFPOLLUTIONCONTROLLINGBaiLuSongQianwuXuChunlianQinQiLiZhiWangHongyu(EngineeringDesignCenterof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Beijing100012,China)Abstract:InordertorestorethewaterqualityofTongshaReservoirasabackupsourceofwater,preventearly-stagerunoffpollution,accordingtothedrainagearea,landproperties,rainfall,combinedwithrelatedresearchonrunoffwaterquality,thequantityandqualityofrunoffofTongshaReservoirwatershedwereestimated,sothedealsizewasconfirmed.Technicalprogramofrunoffrestraining,diffluence,regulating,andtreatmentwasrecommended.SotheengineeringsolutionofTongshaReservoirrunoffpollutioncontrollingwasprovided.Keywords:TongshaReservoir;runoff;pollutioncontrol*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7211-006)。0引言同沙水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东莞城区库容量最大的水库,目前东莞市90%以上的供水依赖东江,随着东江沿线各大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东江的供水压力逐渐加大,东江下游的东莞市面临着缺水的风险。同沙水库作为东莞的备用水源,目前水质只能达到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标准。为了尽快恢复同沙水库的水质,确保东莞市的供水安全,需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流域内的污染源,其中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收集难度大,是同沙水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比较少,相关的工程案例也很少。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类似工程技术的研究经验,结合同沙水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同沙水库雨水的污染治理方案。1初期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研究为了合理地确定同沙水库初期雨水径流处理工程的规模,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首先需要确定初期雨水径流量及其水质。由于雨水径流的水量是实时变化的,其水质又受到用地性质、城市排水体制、市政建设水平、暴雨强度、降雨周期等多因素的影响[1],很难定量化。国外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期望通过构建模型预测水质水量变化规律[2]。我国近年来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珠海、武汉和澳门等城市开展了路面径流的水量水质的监测分析[3-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雨水径流的污染严重,浓度变化大,初期雨水的污染物含量在整个径流过程中最高,降雨初始冲刷效应使得初期雨水水质在最初的30min内最差。因此,应采取工程措施将初期雨水拦截,进行处理,从而控制对地表水的污染。为了降低处理成本,将初期雨水与后期洁净雨水分流后处理。1.1初期雨水径流水量测算初期雨水的水量用暴雨公式和雨水径流公式计16环境工程2011年4月第29卷第2期DOI:10.13205/j.hjgc.2011.02.025算确定,计算参数根据同沙水库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采用广州市暴雨公式计算暴雨强度见式(1):q=2424.17(1+0.5331gT)(t+11)0.668(1)式中q———暴雨强度,L/(s.ha);T———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雨水径流量计算公式见式(2):V=αqFT0(2)式中V———初期雨水径流量,m3;α———径流系数,无量纲;F———流域面积,km2;T0———初期雨水收集时间,s。据相关文献报道,大于12.7mm/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