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氧化氯在注水采油中的应用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08:16:20
文档简介:
-151-2015年第22期(总第337期)NO.22.2015(CumulativetyNO.337)许多油田的注水系统中都存在大量的菌类以及硫化物质。这些物质含量超标会造成油田注水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制约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采用二氧化氯配制解毒剂并应用在实际的生产环节当中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氯本身具有十分强的氧化效果,在杀灭污水中的菌类以及硫化物方面效果显著。在石油开采中为了能够尽可能提升油田开采实际效率,会通过注水的方式提升原有采收率。而注水当中的一些硫化物质以及细菌等却很难溶解,甚至对钢铁等会产生腐蚀,为此加强对注水的污染源进行控制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论述。1室内二氧化氯杀菌灭硫1.1采用二氧化氯灭硫试验根据对原油开采区域水质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水源井中的二甲铁离子含量在注水之后提升了一倍左右,从原本的3~5mg/L上升到了7~10mg/L左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FeS沉淀物。为了能够令试验的效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本次试验中还在注水当中添加了不同硫含量,真实模拟矿场当中的含硫量。表1是针对不同硫含量情况下添加二氧化氯时获得的硫含量变化情况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添加二氧化氯之后的注水中,硫含量几乎全部被清除,净化率达到了99%左右。表1ClO2消解前硫量(单位:mg/L)消解后硫量(单位:mg/L)灭硫比值(%)20.0050.089930.00120.189850.00150.289870.00250.1799由此可以判断,二氧化氯本身具有十分强的灭硫效果。除此之外,本次试验还在注水当中添加了一定量的二价铁,形成两种水质情况,进一步观察除硫效果。通过观察发现,在注水当中注入二价铁之后,水中开始形成黑色絮状物质,这时通过添加二氧化氯,黑色絮状物质开始消解,并最终形成小量沉淀物。1.2采用二氧化氯杀菌试验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杀菌试验需要具备两种试验水样,即清水水样a与污水水样b。试验过程采用的是平皿计数法,对水样当中包含的腐生菌进行计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杀菌效果方面的观察与记录。试验条件:65℃;方式:投药。通过对水样进行1、3、5、7mg/L量的二氧化氯投送,并对杀菌效果进行观察:观察效果如表2所示:表2水样a(清水)水样b(污水)ClO2/mgL个数(单位cfu/mL-1)杀菌率(%)ClO2/mgL个数(单位cfu/ml-1)杀菌率(%)15099%11.2×10³96%30100%31.04×10³99%50100%5<1099%70100%70100在投入不同数量的二氧化氯之后,水样当中的杀菌效果发生了不同变化,水样当中的菌落数从10cfu/ml达到100cfu/ml。除此之外,采用二氧化氯还能够有效杀死水样当中的铁细菌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等。1.3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策略1.3.1在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当确保采用氧化剂所产生的氧化能力维持在一定适应范围,这是因为氧化剂氧化性过强可能造成丢失选择性,进而造成一些不应当氧化的物质受到氧化。1.3.2保持水体性质维持稳定,这是为了确保相关处理工作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进行。1.3.3应当利用二氧化氯本身所包含的强氧化能力,对水中的相关物质进行氧化,进而完成沉降,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浅谈二氧化氯在注水采油中的应用李兵葛健(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作业区采油三区14队,河北唐山063200)摘要: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应用二氧化氯主要是进行杀菌和除硫。二氧化氯本身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氧化性杀菌剂,在杀菌除硫的效果上十分明显,为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对二氧化氯在注水采油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注水采油;二氧化氯;杀菌除硫;注水管线;注水系统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E357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151-02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2.074-152-2015年第22期(总第337期)NO.22.2015(CumulativetyNO.337)1现代石油钻井技术50年进展分析1.1井下测量与评价技术第一次在钻定向井中使用MWD是在20世纪80年代,将MWD与近钻头测斜器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得出钻井的方位角与井的斜度,并求出井眼的实时偏差矢量,实现几何向导的功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钻测井仪(LWD)的问世,又进一步促进了石油钻井工艺的发展。随钻测井仪除了能够将井下的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并进行详细记录以外,还能够实时检测异常高温层,及时调整钻井液的性能,形成保护油气层和近平衡钻井,另外,随钻测井仪还具有不占用钻机时间的特点,因此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油气层浸泡的时间以及完井的时间,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油气层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随着MWD与LWD发展的逐渐成熟,在20世纪90年代,现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