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30年_鲍其鼐
- 由页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13:00:00
文档简介:
CirculatingcoolingwatertreatmentoverthelastthirtyyearsinChinaBaoQinai(IndustrialWaterTreatmentCommitteeofCIESC,Tianjin300131,China)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30年鲍其鼐(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天津300131)[摘要]综述了30年来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进展,突出了它在节约工业用水方面及配方与药剂开发上的成绩。同时指出,化学、物理与生物处理的结合,冷却水、锅炉水、废水处理的融会贯通,形成节水、回用与再生的循环,是当今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新动向。作者还对我国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的发展和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关键词]冷却水处理;节水;回用[中图分类号]TQ085+.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9X(2010)12-0006-09Abstract:ThemajoradvancesinthetreatmentofcirculatingcoolingwaterinChinaoverthelastthirtyyearsaresummarized.Ithighlightstheachievementsofconservationofindustrialwaterandthedevelopmentoftreatmentfor-mulation&chemicals.Thenewtrendsofindustrialwatertreatmentnowadaysarepointedoutlikethis:combiningchemical,physicalandbiologicaltreatment,blendingthetreatmentofcooling,boilerandwastewaterstogether,andformingcirculationofwatersaving,reuseandrecycle.ThecommentsonfuturedevelopmentandtheproblemstobeconfrontedinthisfieldinChinaaremade.Keywords:coolingwatertreatment;watersaving;reuse历史的大环境使我走进了“循环冷却水处理”的领域。30年过去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身在“岗位”还是退休后的一介书生,“循环冷却水处理”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国内最早发表循环冷却水处理论文的著名杂志《工业水处理》创刊30周年之际,作为杂志的最初投稿者,又因30年来她刊发了笔者20余篇论文,写这篇评论似乎是自己的责任。然而,依一己之力要全面、准确地评述我国30年来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是困难的。但在前辈、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我还是带上花镜,勇敢地敲起了键盘。谁也无法抗拒自然规律,这很可能是我的封笔之作,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拨冗指正。《工业水处理》一定会愈办愈好,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一定胜于蓝。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是从引进的“磷系配方”起步的。当时就是化学处理,以解决系统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问题。30年过去了,现在所用的药剂几乎已全部国产化,我们已经有能力解决化工、炼油、电力、冶金及大楼空调等各个行业冷却水系统中所遇到的问题。还开展了有关冷却水处理剂的多种研究,其范围涉及药剂合成、评价与分析方法、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甚至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研究成垢与阻垢的微观机理〔1-5〕。然而,30年来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扩大,人们已愈来愈感到水是数量有限而又不能用其他物质来替代的宝贵资源,节水已成为世界潮流。“水就是未来”,“未来的战争也许因水而起,不一定是石油”,“水工业也许会成为未来最有前途的行业”等说法也已为人们所熟悉。因而循环冷却水处理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变化。起初,我们主要追求处理的性能价格比;继之是注意环境保护;现在,就必须把节水放到第一位。循环冷却水处理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如图1所示。30年来我国在循环冷却水处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从主要追求性价比到更注意环境第30卷第12期2010年12月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WaterTreatmentVol.30No.12Dec.,20106——工业水处理2010-12,30(12)保护,并把节水放到第一位,真可谓任重而道远。1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30年的节水成就既然把节水放到第一位,就首先来看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30年对节水的贡献〔6-7〕。众所周知,这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近10年工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0%。但是,相应的工业用水量的增长却远低于这个速度。以水利部网上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为准,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