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景区湿地植物应用_苟雄才
- 安之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18:22:28
文档简介:
第32卷第4期四川林业科技Vo1.32,No.42011年8月Journal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Aug.,2011收稿日期:2011-03-18作者简介:苟雄才(1976-),男,四川巴中人,本科,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汾河景区湿地植物应用苟雄才1,王霞2,陈安全1(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2.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山西太原030009)摘要:在人工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实践中,结合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管理经验,对植物在人工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及从中所产生的作用和生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湿地植物中图分类号:S7-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508(2011)04-0110-03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一旦城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开始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还能更好地发挥其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功能。1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一般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健身和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净化需要。2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2.1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前身汾河景区湿地公园在建成以前是汾河太原城区段的城市行洪河道,常年干涸,主要水源以胜利桥北200m处的北涧河和下雨降水为主。北涧河平均每日排入汾河的污水有6万m3,这其中主要有上游企业的工业废水,一些小型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排入的污水呈黑褐色、粘稠状、具有刺鼻臭味,且含有较多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属劣五类水质,河道已基本丧失自净能力。2.2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概况汾河景区湿地公园属于人工湿地公园,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北起太原市森林公园以北500m,南至胜利桥北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的1#橡胶坝,全长2.4km,面积115万m2。由于汾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北方城市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河道湿地,规划设计遵循“自然、生态、野趣”的原则,根据湿地的特性,追求生态平衡,追求现代城市中的野趣,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设计为复式断面,由中间的湿地景观区(行洪主河道)和两侧休闲区组成。划分为3个区域:禁止进入区、限制进入区、自由进入区。3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植物的应用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原为城市行洪河道,根据水利工程河道行洪的要求及现状地形条件,规划区范围内绿化划分为两个区域:野生植物种植区和园林植物种植区。3.1野生植物种植区以汾河景区现有野生植物品种为材料,引入适DOI:10.16779/j.cnki.1003-5508.2011.04.025合本地生长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开敞、通透、色彩丰富、与原地形相结合起伏有致的连续景观带。景区特征为自然、野趣、有地方特色。(1)水生植物保留区:保留现状生长良好、景观优美的水生植物。植物选用芦苇(Phragmitescom-munis)、香蒲(Typhaangustata)、红蓼(Polygonumorientale)等。(2)水生植物种植区:以适宜北方气候条件的水生植物为主,并配以适量野生花卉。植物选用荷花(Nelumbonucifera)、睡莲(Nymphaeatetragona)、慈姑(Sagittariasagittifolia)等。(3)湿生植物种植区:在水位较浅区域或岸边种植湿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相呼应。植物选用芦苇(Phragmitescommunis)、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等。(4)陆生植物种植区:满足河道行洪的要求,营造视线开阔、富有野趣的自然景观。以野生植物为主,配以低矮的灌木、花卉和攀援植物(除乔木外)。植物选用狗尾草(Heliotropiumindicum)、狐尾草(Al-opecurusgeniculatus)、蔓陀萝(Daturastramonium)等。3.2园林植物种植区在河道流量2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