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污托邦&污水处理资料共享平台!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档 > 二沉池反硝化浮泥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20200312105624)

二沉池反硝化浮泥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20200312105624)

  • liao0806
  • 3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19:28:32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下载券 0 个,已有3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下载券 1 个,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鸿淳环保,一站式为您解决污水处理难题www.hcpet.net1二沉池反硝化浮泥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二沉池反硝化产生的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站普遍存在。其直接后果是增加污水中悬浮固体的含量。同时,BOD、COD、TN、TP等指标也相应增加。污泥损失严重,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一是反浮泥的影响因素沉淀池底部的高固体浓度和废水在池中停留一定时间(缺氧条件下)的需要增加了反硝化产生氮的可能性。当氮的溶解度超过临界值(一定水压下的饱和浓度)时,就会释放出来。在污泥-水混合物压缩沉淀至沉淀池底部的过程中,氮的饱和程度取决于水的深度(其增加将导致氮的溶解性增加)和反硝化(氮浓度的增加)。集中)。影响池塘一定水深氮浓度的因素很多。当污泥-水混合物中氮浓度达到临界值时,污泥的发生率会增加。1、氮气的溶解度氮在水中的溶解度取决于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气液相平衡。随着温度升高,水中氮的饱和浓度将降低。在曝气池中,氧气的消耗导致气相中氮组分的比例增加,这导致液相中的氮组分也增加,最后气相和液相中的氮组分达到平衡。2、停留时间沉淀池中的污泥浓度高,DO低,极大地促进了脱氮的进程,停留时间越长,产生的氮就越多。沉淀池的深度影响氮的饱和浓度(饱和浓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鸿淳环保,一站式为您解决污水处理难题www.hcpet.net2加),因此沉淀池底部的氮饱和浓度最高。在从沉淀池排出流出物期间,随着压力降低,氮的饱和浓度将降低,这导致氮被释放以产生漂浮污泥。3、反硝化速率沉淀池中的氮主要由反硝化作用产生,反硝化速率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沉淀池进水中的硝酸盐浓度、温度、有效碳源和沉淀池中的污泥浓度。rV=rx×x式中rV-每单位体积的脱氮率Rx-微生物的反硝化速率,温度和可用碳源的函数微生物浓度是污泥浓度、沉淀池运行方式、SVI等的函数。对于具有硝化过程的活性污泥系统,到达沉淀池的碳源缓慢降解,因此脱氮率相对较低。温度对反硝化过程有重要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内源性碳的脱氮率将显着增加。4、进水溶解氧浓度氧气对反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O2比NO2-和NO3-更多地接受电子),沉淀池进水中的一定量氧气延迟了反硝化过程,抑制了沉淀池中氮的产生。。2.第二步。防止反硝化浮泥的措施1、优化运行鸿淳环保,一站式为您解决污水处理难题www.hcpet.net3首先,尽量降低进入二沉池的硝酸盐浓度,可通过控制硝化过程在低负荷下运行或设置缺氧池(单独或组合)来实现,以完成二沉池的反硝化。电子顺序结构。另外,可以延长污泥龄,稳定污泥(减少活性部分)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降低沉淀池的反硝化率。2、增加池深不同水温下不同水池沉淀池深度增加引起的饱和浓度差异显着(3.5m和5m饱和浓度之差接近6mg/L),但水温升高时高于20°C此时,浓度差异显着减小,30°C时饱和浓度差异<2mg/L.随着沉淀池深度的增加,氮的临界饱和浓度也相应增加,但当温度较高时,不足以抵消水力停留时间延长所产生的部分氮。相反,污泥更容易产生,因此设计池深只能适当增加。3、减少污泥停留时间高温下反硝化速率的增加是浮泥的主要原因。在不影响泥水分离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二沉池中污泥停留时间,减少脱氮产生的氮量有助于解决脱氮引起的漂浮泥浆问题。4,增加进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沉淀池进水中一定量的氧气会延迟反硝化过程,但氧气本身并不能抑制大部分反硝化细菌,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需要合成细菌呼吸链的某些成分。当温度高于20℃时,由于进水中溶解氧浓度较低,反硝化过程的延迟非常有限。实验中可以添加过氧化氢作为氧源,但在工程上很难实现。鸿淳环保,一站式为您解决污水处理难题www.hcpet.net4综上所述,提高二沉池深度、缩短污泥停留时间、提高低温下进水的溶解氧浓度是可行的,但这些措施在高温下效果不大。一是水中氮的饱和浓度明显降低,二是水中氮的饱和浓度明显降低。活性硝化细菌增强了硝化作用,导致沉淀池进水中硝酸盐氮浓度增加。

liao0806
liao0806
  • 4559

    文档
  • 184.55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4559篇文档

评论

发表评论
< /4 > 付费下载 下载券 1 个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污托邦&污水处理资料共享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35071号-2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