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水景水质保持和净化的有效方法_刘颂
- 安之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21:40:53
文档简介:
刘颂,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居住区水景水质保持和净化的有效方法■刘颂LiuSong【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居住区水景常见的导致水质恶化的直接原因,如何保持和净化规模不大的人工居住区水景,除了管理上的措施外,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方法有两种:人工湿地和生物菌技术。居住区水景建设结合这两种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进行“疏”、“堵”相结合,能够使居住区区域水质保持较长久的清澈。【关键词】居住区水景;水质;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菌【Abstract】Watereutrophicationisadirectcauseforwaterqualitydegradationthatiscommonforresidentialdistrictwaterscapes,astopreservationandpurificationofsmallartificialresidentialdistrictwaterscapes,inadditiontomanagementmeasures,currentlytherearetwomaturemethodsathome:artificialwetlandandbiologicalbac-teriumtechnology.Constructionofresidentialdistrictwaterscapesintegratesthesetwoeffectiveandfeasiblecontrolmethodstoconductcomprehensivetreatment,effec-tivelycombinesdredgingwithblocking,whichenablesregionalwaterqualityofresidentialdistrictstokeeppermanentlyclear.【Keywords】residentialdistrictwaterscape,waterquality,purification,artificialwetland,biologicalbacteriumEffectiveMethodforWaterQualityPreservationandPurificationofResidentialDistrictWaterscapes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但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工水体与自然环境没有直接的交流,自然净化能力较弱,水体富营养化随气候变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在水体净化技术方面,国内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对居住区水景水质的保持及净化提供设计和管理途径。1环境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的两大方向人造水环境中的水质保持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改变影响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成因问题,水体的水质保持就迎刃而解了。水体通过水生植物提高环境自净能力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水生植物通过其自身的代谢虽然居住区水景的建设还需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而定,然而,水景对居住区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和空气质量,同时使居民更好地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使人们身心愉快,让城市的居住生活更加美好。但是,居住区水景尤其是人造水景的运营和维护无论是对技术条件还是经济承受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水质的维持与净化是主要瓶颈。一般地,水景水质恶化的主要表现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2010.07/住宅科技技29居住环境DOI:10.13626/j.cnki.hs.2010.07.008图1表面流型人工湿地过程,对水体中一些有害物质有很大的吸附作用。湿地环境拥有大量的水生植物,能够对环境水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同时湿地又形成了很好的动植物的栖息地,是自然界自净和生态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湿地的生态作用研究外,国外还进行了很多方向的尝试,比如过滤技术、固化技术、化学药剂、生物菌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中唯有生物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和推广。因而,在环境水体净化领域逐步形成了两大发展方向:湿地水体净化技术和生物菌净化技术。2运用人工湿地对水质的净化和保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运用最早可追朔到1903年。建在英国的约克郡Earby的被认作世界上第一处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连续运行直到1992年。而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在世界各地逐渐受到重视并被运用,是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Kichuth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