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生物净化技术探讨_米世侨
- 安之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21:41:14
文档简介:
广西轻工业GUANGXIJOURNALOFLIGHTINDUSTRY资源与环境2010年9月第9期(总第142期)【作者简介】米世侨(1982-),男,广西钦州人,助理工程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大,其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污水处理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已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2000年5月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到2010年,全国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50%。因此,探索适合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1小城镇污水特点小城镇排放的污水一般由居民日常生活、小型餐饮服务、小型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组成,水中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污水中悬浮物浓度、氮和磷的含量较高[1]。同时由于小城镇的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导致小城镇污水的日变化系数较大。因此其水量较小,且水量水质不够均匀和稳定;缺乏可靠的污水水质及水量资料。特别是我国南方一些小城镇不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管网普及率较低;同时小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还受到资金来源缺乏,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2]。因此确定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应遵循“三低一少”的原则[3],即低建设费用,低运行管理费用,低操作管理需求,二次污染物排放少的新型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同时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上可将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与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相结合,实现小城镇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2人工生物净化技术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把污水中存在的各种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根据参与代谢活动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可分为好氧处理工艺和厌氧处理工艺;根据微生物生长方式的不同,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又可分为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悬浮生长工艺和以生物膜法为代表的附着生长工艺[4]。2.1厌氧处理工艺厌氧处理工艺具有规模灵活,工艺简单,耗能低,产生的污泥量小,处理过程中对营养物的需求低等多种优点,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首选方法之一[4]。其中地埋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以厌氧消化为主,根据生活污水的特点,把污水厌氧消化、好氧过滤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而设计的处理装置。其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化粪池,由于投资分散,易于建造;不专门占用土地;运行不耗能或低能耗,还可回收一部分沼气,并且沼气净化装置出水中无蚊蝇孳生,管理费用较低,是当今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分散处理小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有效途径[5]。沈东升等人研究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1d及常温条件下,该系统对生活污水CODCr、BOD5、SS、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6.1%~68.3%、70.8%~76.8%、80.5%~90.2%、18.26%~23.0%、33.9%~35.2%,出水水质稳定[6]。2.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近年来,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好氧生物滤池当出水水质要求高,有回用要求或占地面积受限时,可采用好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出水水质好,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等优点。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是近年来法国和智利发展起来的一项针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将蚯蚓引入传统生物滤池不仅可提高有机负荷、有效解决堵塞和环境卫生状况差的问题,而且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水中污染物的营养物,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实现对污水的生态化处理。采用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处理城镇污水[7],对CODCr、BOD5、SS、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90%、90%、55%、45%。同时蚯蚓生态滤池由于其节能、剩余污泥大幅度降低,称之为面向21世纪中国的绿色环保技术[3]。(2)SBR工艺: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SBR工艺不需另外设置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因此,SBR工艺处理系统具有布置紧凑,适合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生物净化技术探讨米世侨,才捷(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柳州545001)【摘要】根据小城镇污水的特点,以及建设污水处理厂存在的经济、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制约,介绍了在小城镇易于推广应用的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重点探讨了百乐卡工艺、人工湿地、生态塘等工艺的技术特点,为实现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低建设费用,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需求,二次污染物排放少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目标和污水资源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小城镇污水;百乐卡工艺;人工湿地;生物处理【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673(2010)09-1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