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反硝化资料
- liao0806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2 21:44:53
文档简介:
硝化与硝化反应4.1生物脱氮的过程和条件A、废水当中的氮分为有机氮和氨氮即硝酸及亚硝酸盐氮,氮的脱除经过以下三步反应(1)氨化反应。在氨化菌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转化为氨氮。(2)硝化反应。在亚硝化及硝化菌的作用下,氨氮进一步分解氧化为亚硝酸及硝酸盐氮。(3)反硝化反应。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少部分亚硝酸及硝酸盐氮同化为有机氮化物,成为菌体,大部分异化为气态(70~75%)。B、硝化菌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它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好氧条件,DO≥1mg/l,并保持一定碱度,适宜的PH值为8.0~8.4。(2)有机物含量不宜过高,污泥负荷≤0.15kgBOD/kgMLVSS·d,因为硝化菌是自养菌,有机基质浓度高,将使异氧菌快速增殖而成为优势。(3)适宜温度20~30℃。(4)硝化菌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最小世代时间。(5)抑制浓度尽可能的低,除重金属外,抑制硝化菌的物质还有高浓度有机基质,高浓度氨氮、NOx-N以及络合阳离子。(6)硝化过程NH3-N耗于异化氧化和同化的经典公式NH4++1.83O2+1.98HCO3-0.98NO3-+0.021C5H7NO2+1.88H2CO3+1.04H2O因此表明,去除1gNH3-N约:耗去4.33gO2;生成0.15g细胞干物质;减少7.14g碱度;耗去0.08g无机碳。C、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条件:(1)最适宜的PH值为6.5~7.5。PH高于8或低于6,反硝化速率将大为降低。(2)反硝化菌需要缺氧、好氧(合成酶系统)条件交替存在,系统DO≤0.5mg/l(3)最适宜温度为20~40℃,低于15℃,反硝化反应速率降低。(4)BOD/TN≥3~5。反硝化菌是异氧兼性厌氧菌,可作为其碳源的有机物较多。(5)反硝化过程NO3-+1.08CH3OH+0.24H2CO3→0.06C5H7NO2+0.47N2+1.68H2O+HCO3-因此表明:每1gNO3--N被硝化,消耗3.7gCOD,2.47g甲醇产生0.45g新细胞产生3.57g碱度对于一般城镇污水,没有试验资料时,前置反硝化系统利用原污水碳源作为电子供体时,在20℃情况下,反硝化速率可取0.03~0.06gNO3--N/(gMLVSS·d);对于没有外来碳源的后置反硝化系统,反硝化速率可取0.01~0.03gNO3--N/(gMLVSS·d)最近在需找硝化反硝化之类的资料,主要是想弄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碱和甲醇的投加量应该怎样来参考投加。在网上搜到一篇资料,有一些地方看不明白,恳请大家的指点!比如资料上说的物料横算,1g氨氮消耗的氧气和纯碱根本不是这个多,我算了下,消耗的氧气是3.25。HCO3-是6.17。再有,总硝化反应的方程式两边HCO3-怎么不能抵消?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的资料???资料如下:硝化反应过程:在有氧条件下,氨氮被硝化细菌所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他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Nitrosomonassp)参与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硝酸菌(Nitrobactersp)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化能硝化与硝化反应4.1生物脱氮的过程和条件A、废水当中的氮分为有机氮和氨氮即硝酸及亚硝酸盐氮,氮的脱除经过以下三步反应(1)氨化反应。在氨化菌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转化为氨氮。(2)硝化反应。在亚硝化及硝化菌的作用下,氨氮进一步分解氧化为亚硝酸及硝酸盐氮。(3)反硝化反应。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少部分亚硝酸及硝酸盐氮同化为有机氮化物,成为菌体,大部分异化为气态(70~75%)。B、硝化菌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它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好氧条件,DO≥1mg/l,并保持一定碱度,适宜的PH值为8.0~8.4。(2)有机物含量不宜过高,污泥负荷≤0.15kgBOD/kgMLVSS·d,因为硝化菌是自养菌,有机基质浓度高,将使异氧菌快速增殖而成为优势。(3)适宜温度20~30℃。(4)硝化菌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最小世代时间。(5)抑制浓度尽可能的低,除重金属外,抑制硝化菌的物质还有高浓度有机基质,高浓度氨氮、NOx-N以及络合阳离子。(6)硝化过程NH3-N耗于异化氧化和同化的经典公式NH4++1.83O2+1.98HCO3-0.98NO3-+0.021C5H7NO2+1.88H2CO3+1.04H2O因此表明,去除1gNH3-N约:耗去4.33gO2;生成0.15g细胞干物质;减少7.14g碱度;耗去0.08g无机碳。C、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条件:(1)最适宜的PH值为6.5~7.5。PH高于8或低于6,反硝化速率将大为降低。(2)反硝化菌需要缺氧、好氧(合成酶系统)条件交替存在,系统DO≤0.5mg/l(3)最适宜温度为20~4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