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应对策略
- 海之魂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4 10:23:54
文档简介:
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应对策略宋威(贵州省黔南州环境保护监测站贵州黔南558000)1中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我们平时所说的重金属污染是指通过重金属、重金属的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由于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它们能够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中得到富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不断上升,最终进入人体并对其造成伤害。因此,此污染是最大的污染物之一。根据水体中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分成三大类型;(1)人体生存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倘若人类身体中缺失或者过量这类元素均会影响身体健康;(2)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3)在人体中真实存在,当它们的生理功能尚不明确的元素,诸如锂、铝及钛等。水体中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金属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以及其存在的价态与彤态。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表现为多个方面:其会影响生殖功能,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最终降低了人口的身体素质,不利于人口的稳定、持续发展。这种污染可以经由多个渠道向水体中排放的重金属远远超出了水体自身净化能力,由于长期排放,使得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出现了变化,在其中生存的生物环境也不断发生恶化,这种状况对我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造成或多或少的危害。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在不断上升中,各种重金属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为了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相关机构必须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得知,太湖底泥中cu、Ph、cd的浓度均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在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镉的含量超背景值两倍,铅超过一倍u。通过各种报道了解到,国内江河湖海水体中的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均发生了变化,地表水受到多个重金属元素的复合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重金属元素大部分存在于悬浮物和沉积物中,一般情况下,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不及悬浮物中的含量,甚至低到好几倍;由于湖泊支流通常高于湖区,所以,河流的污染比较严重,在碱性条件下,水体中的重金属极易沉积于底泥中,当水体的pH值小于7时就能够释放出来,总之,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受到径流、pH、盐度和自身性质等复合因子控制。2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对策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其存在的环境中很难得到转化。环境中的重金属例子可以经由多个渠道进入水体中,在生物链的各个环境中逐渐得到富集,最终经由水产品进人人体,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2.1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对策用于处理水质中的重金属技术种类较多,其中吸附法价格低廉且效率比较高,故而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机理是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功效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事实上,自然中存在很多吸附剂,由于它们结构不同,导致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各有差异,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差异性来实现重金属元素的分离与回收利用。在众多吸附剂中,生物吸附法的吸附材料比较多,目前有些菌类表现出极强的重金属吸附能力,有些海藻同样也具备这种吸附能力。生物吸附法得到广泛的研究,由于该方法的吸附材料较多、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同时成本低,其在处理低浓度的重金属废水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应大力鼓励基因工程的研究工作,构建具备强吸附能力的工程菌。通过深入研所多组分重金属及生物吸附的激励,从而为工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2.2消减底泥中重金属的对策在特定的条件下,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可以释放到水体中,影响了水质质量,使得其不断得到恶化,就水体中重金属的治理来说,除了通过控制外来污染物的排放量外,还需要改善内源性的环境。所以,提出了下述应对策略:2.2.1控制外源性重金属的进入。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污水排放指标,加大污水排放力度,并需要建立多个污水处理站。2.2.2调节水质的氧化性与酸碱度,从而控制河流底泥中重金属的释放,降低二次污染。2.2.3针对严重污染的底泥治理。针对上层底泥疏浚,可以向其中加入清洁的泥沙或碎石,通过改变底泥的高度来减少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对河水的二次污染。倘若使用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粘土作为铺填物,将有可能进一步改善水质。2.2.4某些河流水体中的重金属以悬浮物为主,其大多数来源于水体,所以,为了减轻重金属污染极其迁移扩散的途径上需要努力进行植树造林活动,进而防止水土的流失。3结语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近年来,水体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所以,废水处理必须是一件需要认真做好的事情。我们应鼓励与采取符合国情的、高校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管理手段。参考文献【1]曹红英,梁涛,王立军,等.近海潮间带水体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J1.环境科学,2006,27(1):126—131.【2]郑利,徐小清,金利娜.武汉东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JJ_湖泊科学,2003,15~):319—324.【3]蓝先洪.中国主要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