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菌法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应用
- 海之魂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4 15:36:38
文档简介: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第25卷第6期2005年12月投菌法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应用刘春梅(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热能与环境工程系148#徐州221008)摘要将美国的基因工程菌应用于某池塘静态富营养化水体中,对水体中的营养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并对水体中生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对各项监测指标的浓度变化曲线分析可以得知:在微生物处理下,水体的营养物质浓度不断下降,水体的浊度下降,透明度升高,得到了实验水水质明显的改善。于是提出利用高效微生物(主要是细菌)进行生物修复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途径。关键词富营养化藻类控制投菌法AbstractApplicationofakindofgeneengineeringbacteria,whichwasdevelopedinU.S⋯Atodealingwitheutrophicatedwaterbodywasintroduced.thebacteriawereintermixedintoaneutrophicatedwaterbodyandthanthediversificationofaquaticorganismswasobserved,theCurvefromaquaticorganismsincrementanddecrementshowsthatbymeansofbacteriaprocessturbidityandconcentrationofnutritivematerialswasdilutedgraduallyatthesametimetransparencywasobviouslyimproved.thephenomenamentionedhereinabovesaysthatthewaterqualityofeutrophieatedwaterbodyCanbepurifiedobviouslybythisgeneengineeringbacteria.Keywordseutrophicationplanktoncontrolbacteriaprocess1引言水体藻类控制技术可以归纳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三类,各类技术均有其明显的特色,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目前各类技术的研究方向是均为努力突破各自的局限性。藻类生物控制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技术以放养水生植物和推行合理水产养殖为主。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包括水体中的营养物,作为水生动物的饲料和直接收获水生动植物,能够将这些营养物从水中去除。将不同类型的水生高等植物有机组合,能够显著改善水体水质。王国祥等的研究表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量下降58%,氨氮下降66%,总氮下降72%,可溶性磷酸盐下降80%【1】。近年来,相继报道了生物组合(光合细菌、消化细菌及玉垒菌等)、有效微生物群(EM)、Micro—Bac发酵液(复合微生物)等在小型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均表现出较好的除藻效果,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极具推广潜力的生物控藻新技术。当然,对这些技术与工艺的全面系统研究,其机理探讨与大规模的推广示范研究尚需深入开展。通过对某池塘静态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的实一30一验,找出了细菌的大体投放顺序及投放范围及其变化规律。2某池塘水质概况其池水平均水深1.5m,面积约1000m2~l500m2水源主要为生活用水及阵雨溢流出水。水体整体显绿色,表面有较多绿色藻类,由于生活废水的排入,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各项营养性指标较高,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体中的蓝藻大量生长,水体颜色呈现深绿色,其监测结果见表1。表1某池塘富营养化水体常规监测结果.3.5~4.08.9~10.335.521.2348.53.17253实验室池水模拟取池塘水样于一容器中,容器容积200L,取水样体积170L;容器高1.4m,水深1.1m,加入池塘底部污泥5L,容器安放于窗台通风处,有一侧能接收阳光直接照射。而后进行表面曝气,调节曝气量。4菌种实验本次实验采用一种基因工程菌(美国某公司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投菌法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应用刘春梅提供),该基因工程菌是三种菌群为一组的生物抑藻剂,分别为:消氮菌、沉降菌和加速菌。在实验前阶段的沉淀菌(S)(0.5m1)与消氮菌(N)(0.5m1)是在两个不同的时间加入的(相隔20天)。在加入沉淀菌后一段时间(15天),水体的感官效果(浊度)稍微有所好转。在15天后浊度有所增加,在20天后加入消氮菌时,有望改善水体中藻类增长的状况。在加入消氮菌后,对水体的浊度、透明度及营养性指标NH,一N进行常规性测定,同时水体中微生物形态进行观测,对NO。一N、POa-P、COD等项目进行了间断性测定。在水体水质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后,同时大量投加沉降菌和消氮菌及加速菌(各4m1)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