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6 10:03:11
文档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sri.Sci.2015,43(16):174—175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李岩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周迪(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芜24looo)摘要概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建设理念,分析了海绵城市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原则与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下沉式绿地.中图分类号$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6—174一o2TheApplicationoftheSpongeCityinModernCityConstructionZHOUDi(City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ofChinaRailway,Wuhu,Anhui241000)AbstractThetimesbackgroundandconstructionideaofspongecitywasreviewed,theprincipleandmeasuresforspongecity—l0wimpactdevelopmentofrainwatersystemwasanMyzed,onthebasisofthis,thesocialsignificance,economicsignificanceandecologicalsignificanceofspongecityconstructionweresummarized.KeywordsSpongecity;Lowimpactdevelopment;Sunkengreenbelt1海绵城市建设概述1.1海绵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极容易遇到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水系统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在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净化的“海绵城市’’。1.2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兴起的一个新型的关于城市建设的概念。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依托建筑、绿地、广场、道路、水系等多种基础设施,并以之为载体,充分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文条件和规划指标的差异性,以及项目操作的可行性.综合利用渗透、滞留、蓄存、净化、回用、外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从而起到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并构建起新型的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遇到降雨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留住雨水。无论是湿地、草地、树林还是湖泊,都能吸收大量的雨水,把雨水就地消化,有效避免它们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当大量的雨水被城市海绵体吸收之后,城市也就不存在大面积积水了。这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被再次利用,例如用做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2海绵城市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原则与措施21概念和构建原则2.1.1概念。海绵城市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是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控制、分散式贮存维持场地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较为一致,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其核心内容。从水文循环角度,要维持径流总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等方式,实现开发后一定量的径流量不外排;要维持作者简介周迪(1979一),男,安徽合肥人,工程师,从事景观设计研究。收稿日期2015-04-20峰值流量不变,就要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削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低影响开发设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狭义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调节塘、植草沟等。2.1.2基本原则。海绵城市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要将这一原则真正落实,就需要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新梳理和规划利用,必须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升到城市规划层面以及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操作层面,要以各层级规划为控制途径,一方面保护现有可能影响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域,限制开发;另一方面将低影响开发这一理念植根于新开发或需要改造的城区,并落实到建设规划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中。海绵城市建设既要实现功能目标,也要满足生态目标。这就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和城市水安全的问题、各地区水文条件差异性、规划指标及项目操作层面的可操作性。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的水文条件、水安全要求、水资源状况,确定符合自身需要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创新建设和管理模式。2.2建设海绵城市的具体措施2.2.1转变城市建设的观念。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转变观念。在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硬化路面占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