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策略分析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6 10:22:10
文档简介:
技术与市场技术研发2015年第22卷第12期蓝藻水华与水体官善田昌养化综合治理策略分析谌宣晓(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在近年来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针对两者的关系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策略进行分析。关键词: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策略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5.12.1201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机制治理蓝藻水华从根本上来讲是对其生长条件和本身的生理性能、发育特征进行抑制,从而降低它的生长速度和发展趋势。蓝藻水华研究人员达成了一个基础的共识,就是蓝藻水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水体富营养化。国际自然研究协会把水体中增加营养盐的量,从而使得藻类和水生植被的生命力增强、水体质量严重降低等出现的恶化现象称之为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迅速生长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显著特征”,所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是必须防止蓝藻的出现,抑制蓝藻水华生长才是水体营养化治理稳定策略。面对现有的多种治理方法,在治理方案的决定前需要考察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而且要考虑对社会、环境的污染程度及其高效与安全性。2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策略为了治理富营养化,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此项工作须在全流域范围内进行。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削减污染、治理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改变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生产模式,从水体污染源头做起。采用现代化生产模式,增加资源利用程度,对污染物进行循环利用,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②实行绿色健康、持续生态的农业方针,对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进行监管,以高效率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全力推广沼气在农村地区的使用,对农村日常垃圾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加强控制污水的处理。③大力推广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对整个流域生态实行完整的补偿机制。3蓝藻水华综合治理策略蓝藻水华综合治理是指根据被治理水体或水域的实际情况,在基本搞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和暴发蓝藻水华的主要原因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综合选用富营养化治理的有效措施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的实用方法,并配合以合适的资源化利用后续处理措施。3.1物理治理方法①调水稀释或冲刷方法在国内外均获得成功应用。将此方法用于水华预防和控制时要结合藻类增殖和营养物含量变化的规律。②机械混合(曝气)或人工循环方法可破坏水体温跃层,从而不利蓝藻水华的形成;可增氧,有利鱼类、底栖动物和高等水生植物生长;还可破坏水底的厌氧环境,抑制底泥释放磷、氨等营养物。③使用拦截、打捞方法。根据水域内风向和流向,在水域内设置一定的区域,用PVC围栏拦藻,使蓝藻在设定的区域内堆积或使其避开重要水域,如水厂取水口和重要景点。④在黏土絮凝除藻技术方面,通过对黏土絮凝除藻的架桥网捕性能改性,可以使各种原先不具有除藻能力的当地黏土或沉积物变成高效除藻剂,使改性后的黏土的须投入量下降到10mg/L,除藻效率达到95%以上。3.2化学治理方法化学方法包括化学药剂法、电化学法、光化学降解法等措施,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药剂法。它主要利用除草剂、杀藻剂以及金属盐等,通过氧化杀藻或通过金属离子抑制藻类的正常代谢及金属离子的絮凝作用来控制水华藻类的繁殖和除藻。常见的化学药剂包括无机除藻剂:硫酸铜类、钾离子类、络合铜、硫酸亚铁、明矾、漂白粉、石灰、聚合铝、La离子等稀有元素、臭氧等氧化剂;有机除藻剂:溴类杀藻剂、胺类杀藻剂、除藻剂、抗生素等。化学治理方法存在媒介使用量大、大水域应用有一定难度等不足,杀藻剂还会导致藻毒素大量溶出、污染水源。3.3生物治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的应用可为生物方法的应用创造有利的环境。生物控藻方法的原理包括寄生、分解、竞争营养物和日照、释放化感物质、捕食等。4结语在日常的综合治理中,应该将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放在一起处理。通过许多治理实践事例表明,仅仅采取一种治理方法并不能快速、高效地对蓝藻水华进行控制,需要物理、生物、化学多种治理方法结合,综合采用多种治理方式才能长期有效的对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进行稳定的控制与消除。从社会发展和环境修复的角度出发,运用先进的技术,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来建造和谐稳定的生态结构。加强管理治理工作的进度,合理地对资源进行掌控,防止二次污染事件的发生,废物利用,防止环境破坏等次生效应的出现。对全流域实行共同治理,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之间的交流,为人们保护环境提供便利的条件以及多种保障制度。参考文献:[1]宋益峰,兰林,吴江.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8).[2]商兆堂,任健,秦铭荣,等.气候变化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