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降水研究
- 环保小兵 王续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6 20:21:45
文档简介:
深井降水研究深井降水研究一、前言一、前言近几年在洛阳地区,深井降水利用较多,但有些单位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的公式不当,或者考虑的因素不周,最终会造成降水的失败,最后不得不加井,这样既费钱又费时间,下面就以本人在深井降水方面的经验来和大家探讨。二、深井降水概念二、深井降水概念深井(管井)井点,又称大口径井点,系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具有井距大,易于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15m),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等特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20-250m3/d),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降水工程应用。三、深井设计三、深井设计1、计算思路、计算思路第一步将基坑进行等效化为一口大井,第二步确定基坑总的涌水量,第三步确定单井出水量,第四步确定井的数量。2、参数的确定与计算、参数的确定与计算1)、设计水位降深)、设计水位降深水位降深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较小水位的降深,一般降到操作面下0.5m即可(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这样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降水对地层的影响,不至于造成地基承力的下降。2)、井深及井径的选择)、井深及井径的选择要想使水位降低至操作面下,可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加大井的直径和井的深度,即增大单井的落差,从而达到使最高水位降至操作面下0.5m.另一种通过均匀布井,控制单井的落差,使水位均匀降至设计要求。前一种布井少,对地层扰动大,如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高时,此方法不可采用(除非施工后注浆),且此方法对原有建筑物也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后一种方法可能布井较多,但对地层扰动小,对原有建筑的危害也较小,因此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后一种方法。另外井深还要考虑单井的出水量与自已现有的水泵配套。井深主要是根据水位降深、所需要的单井出水能力、水泵的进水口的位置、含水层的厚度、及泥浆淤积深度等因素进行选择。井径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因素:A、单井要求的出水量;B、水泵的直径;C、当地施工机械,及井管的规格,如选用市场常用的规格,价格可能会便宜对控制成本有益。3)、渗透系数的选择)、渗透系数的选择渗透系数是降水计算中重要的参数,此参数可以从地质报告中选取,但在大面积布井前,须重新验证,或者搜集附近的实际数据作为参考。4)、含水层的厚度的取值)、含水层的厚度的取值含水层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地质报告中一般不给出,如果没有地区经验,只能通过综合考虑以往施工经验和降水井的深度及地层的规律来确定。也可事先假定一个数值,按完整井模型,采用使含水层厚度按每1米的间隔递增,计算总的涌水量,然后按非完整井的模型,以同的方法计算总涌水量,最终你会发现,它们会有一个重合点,这样你可以利这一重合点,并结合以往经验综合确定含水层厚度。5)、深井降水计算)、深井降水计算深井单井计算较为简单,计算结果一般与实际较为吻合。但群井计算结果就千万别(群井中单井的出水量)。由于降水时,一般要采用一个以上的井,降水井同时抽水时,互相形成干扰,无法以单井的计算来判断水位的降深,实际上这些井形成了干扰群井。群井总的涌水量计算公式,一般采用近似拟合得出,总涌量各个规范或者计算手册上所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一般相差无几,且物理意义明确,很容易理解,具体施工时可以参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或者江正荣的《建筑施工计算手册》。降水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确定单井的出水量。(1)等效半径计算)等效半径计算矩形基坑:式中:a、b——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边长;不规则块状基坑等效半径:式中:ro——基坑的等效半径;A——基坑的面积(2)、降水影响半径)、降水影响半径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K——渗透系数;H——含水层的厚度;(3)、群井总涌水量)、群井总涌水量A、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B、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式中:Q——基坑总的涌水量;S——设计水位降深l——过滤器长度;(4)、单井出水量)、单井出水量前面已经说明,总涌量各个公式计算结果基本相同,且在实际施工中吻合较好,但单井出水量就难以确定。下面以一个实例来看一下单井出水量的确定。某一工程地下水位20米需降深5米,井深35米(有效深度)渗透系数70m/d,含水层厚度为15米,管井直径400.①按《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公式进行计算。=24×10×400/50=1920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d——降水井管径(mm);l`——淹没部分的过滤器长度(m);a`——与渗透系数有关的经验系数(②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给出公式进行计算:=120×3.14×0.2×10×=3105m3/d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rs——过滤器半径(m);l——淹没部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