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泵在淤固河道堤防中的应用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7 10:43:31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1007-2284(2015)06-0147-01泥浆泵在淤固河道堤防中的应用许丽杰(辽宁省沈阳市八一灌区管理处,沈阳110035)摘要:泥浆泵淤固河道堤防施工技术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易于操作。对施工中的选料场、清基、淤固段尺寸的选定、淤固堤施工围堰的断面尺寸、土质和位置的选定、输泥管出口及溢流口位置的选定、淤固堤土体固结度、控制冲填泥浆的稠度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泥浆泵淤固堤施工特点及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泥浆泵;淤固;堤防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5-04-23作者简介:许丽杰(1970-),女,工程师,从事灌区工程和灌溉管理工作。E-mail:lj661016@163.com。对于河道堤防两侧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堤脚地带终年积水,取土十分困难,使用机械筑堤难以作业情况下,应用泥浆泵淤固河道堤防是十分可取的办法。泥浆泵淤固河道堤防一般是在原堤坡於临或於背,是对原堤加高培厚,达到工程设计断面尺寸。其一般施工过程是:在淤固段先修好沉淀池围堰,然后用泥浆泵通过输泥管将泥浆输送到沉淀池,待自然沉淀后,不易沉淀的稀泥水则会及时从围堰溢流口排出。泥浆泵连续向淤固沉淀池内输送泥浆,直到淤积泥浆达到距离堰顶0.2m左右时要停止输送泥浆。当沉淀池内泥浆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次在淤固土体上筑第二层沉淀池围堰,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二层泥浆充填。如此循环作业,即可将堤防加高培厚、扩大断面,最后将堤坡按照设计要求坡度进行修坡。根据在河道整治中应用泥浆泵淤固堤的施工实践,笔者认为泥浆泵淤固堤施工必须做到以下技术要求。1施工工艺(1)选料场。堤防的作用主要是挡水,因此要求必须具有较好的防渗性和坚固稳定性。在泥浆泵工作性能范围内,合理选择料场土质是保证淤固堤质量的关键。一般有条件的地段,应选用壤土、砂壤土作淤固堤土料。此类土塑性指数低、易湿化分解,并有适量的透水性,能较快脱水固结,固结后土体密实、防渗性较好。砂土防渗性和稳定性差,不宜作为淤固堤土料,以防止堤身砂化。黏土不宜湿化分解、透水性差、析水慢,用它作为淤固堤土料将延缓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成本,而且堤身短期内不易固结密实,易滑塌失事。所以一般来讲黏土也不是理想的土料,必须采取加速排水固结措施,防止淤固堤泥浆化。取土一般选在滩地上,为避免破坏堤防迎水侧滩地天然铺盖,防止取土坑串通顺堤行洪,取土坑边线距离堤脚应不小于50m,在50~100m比较适宜。过近危及堤身安全,过远降低泥浆泵施工效率。取土坑深度,在土质适宜情况下,控制在1.5~2.5m为宜。取土坑不应串通,每隔50~100m要留有10~20m宽隔墙。(2)清基。在原有老堤上加高培厚,为保证新老堤结合紧密,淤填前要把新堤基、老堤坡和堤顶上的草皮、树根等杂物清除。老堤坡不宜过陡,应大于1∶1.25,否则应挖成台阶型再淤填新堤。(3)淤固段尺寸的选定。泥浆泵淤固堤施工要从堤脚至堤顶分层分段冲填。单机作业每个淤固段长不得超过150m,一般在80~100m。每个冲填层冲填厚度在0.7~1.0m为宜。串池淤固方式的选定要慎重。虽然此种淤固方式可能把泥浆中较多的黏粒沉淀在堤身,但淤固固结期要延长4~7d。(4)淤固堤施工围堰的断面尺寸、土质和位置的选定。围堰是控制淤固泥浆位置的挡土墙,其土埂断面尺寸应由每层淤固泥浆厚决定。经施工实践验证,围堰高度在0.8~1.2m较宜,顶宽0.5~0.8m,边坡1∶1.0~1∶1.25。筑围堰的土质以壤土为佳,含水量控制在28%以下,含砂量较高的土不宜筑堰,防止淤固过程中跑浆漏水。堤坡一侧的围堰位置要与堤设计边坡协调一致,以利淤固后修整边坡,而且动用土方量较少。(5)输泥管出口及溢流口位置的选定。淤固堤冲填施工,要将各堤段每层冲填层输泥管出口、溢流口位置布置妥当,以使冲填后土颗粒分布均匀。每个沉淀池冲(下转第152页)741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第6期6结语本文根据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可行的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方法和调控措施。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3级调控措施也很具有针对性。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持续的管理是防灾减灾的基础,上述评价不能替代危险性强的地段的专题勘察设计。□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Z].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Z].1999.[3]DD2008-0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S].[4]王志旺,李端有,王湘桂.证据权法在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8):1268-1273.[5]匡乐红,徐林荣,刘宝琛.组合赋权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6):106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