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循环水和人工湿地技术改建鳗鲡精养池试验_倪琦
- 安之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9 08:08:00
文档简介:
利用循环水和人工湿地技术改建鳗鲡精养池试验倪琦1,管崇武1,王剑锋2,宿墨1,黄钟持2(1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2福建省淡水地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摘要:利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构建的双循环系统模式,对福建地区鳗鲡(Anguillidae)精养池系统进行技术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养殖密度约14.3kg/m3时,养殖水体氨氮平均值为1.13mg/L,水体溶解氧基本保持在6mg/L以上,固体悬浮物浓度平均为13.6mg/L,菌落总数平均为777CFU/mL,仅为对照池的58%,其他水质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池;经过100d的养殖,欧洲鳗鲡平均体重由32.5g增至184.5g,平均成活率92.7%。并联式双循环水处理工艺在鳗鲡养殖中具有水质处理效果好、改建和运行低廉等优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鳗鲡精养池模式的循环水化改造。关键词:鳗鲡;精养池;循环水养殖系统;人工湿地中图分类号:S965.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80(2009)05-04-06收稿日期:2009-08-21;修回日期:2009-09-21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B06)作者简介:倪琦(1968—),男,研究员,农学硕士,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工程。E-mail:niqi2000@hotmail.com鳗鲡(Anguillidae)是我国南方养殖和出口的主导水洋品种类,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主要的养殖模式有封闭循环水养殖、土池养殖和水泥池精养3种模式。封闭式循环水鳗鲡养殖系统研究和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以“丹麦模式”为代表的各类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曾经在国内得到一定的推广。我国目前鳗鲡养殖主要以后2种模式为主。土池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其水质净化主要依靠土池的自净化能力,具有造价低、耗电省、管理简单等优点[1]。水泥池精养模式利用水质良好的山泉水或地表水进行流水养殖,该模式在福建、江西等地区较为普遍,具有单位水体养殖密度高(一般>8kg/m3),且易管理等优点,但水资源消耗大,养殖效果易受外部水源水质的影响,烂尾病、烂鳃病和肝肾病(爱德华氏菌引起)病害发生频繁[2]。为提高水泥池精养效果,减少鳗鲡养殖耗水和排放水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节水和杜绝外源病源的目的,刘兴国等[3]在源水过滤、简易循环化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笔者研究利用日益成熟的循环水处理、人工湿地净化等技术,以高于水泥池精养模式的养殖密度(15kg/m3)为目标,采用“双循环模式”对鳗鲡精养池模式进行技术改进研究,以达到节能减排、减少病害、降低设备成本等目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系统描述1.1.1试验系统组成养殖系统由福建省淡水研究所闽侯基地一个面积约为1600m2流水型鳗鲡精养大棚和室外土池改建而成的内外并联型循环水养殖系统(图1)。鳗鲡精养大棚共有8口池,其中7口尺寸为13.9m×13.2m×1.3m,另1口为改建后的综合处理池,规格为13.9m×13.2m×2.0m。系统养殖总水面为1280m2,有效养殖水体1400m3。大棚采用钢架结构,覆盖透明尼龙薄膜,内部设置遮荫网。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由2口单池面积200m2的土池改建而成,一口为表面流湿地,放养200尾250g的鲫鱼(不投喂);另一口是垂直流人工湿地,基料采用不同规格的砾石,交替种植灯心草JuncuseffususL.、菖蒲AcoruscalamusL.和茭白Zizaniacaduciflora(Turcz.exTrin.)等3种植物。试验对照池选取试验系统旁边鳗鲡养殖大棚中的4《渔业现代化》2009年第36卷第5期2口相同大小的鳗鲡精养池,其水源与试验系统相同。1.1.2系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水处理系统是由室内循环水处理系统和室外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组成的并联型双循环水处理系统。养殖水从养殖池中央排水口流出,其中约有75%的水量进入综合处理池,其余25%进入室外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养殖系统循环率为3次/d,即175m3/h,其中室内循环水处理流量为140m3/h,水泵功率为1.5kW×2;室外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水泵功率为1.1kW,流量为35m3/h,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HRT)约为8h。综合处理池占地183.5m2,由微滤机(60μm过滤网目)和3级生物滤池(滤料分别为立体弹性填料、蜂窝填料和辫状滤料)4部分构成。室外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由200m2的表面流湿地和200m2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组成。1.养殖池2.微滤机3.一级生物处理4.二级生物处理5.三级生物处理6.表面流湿地7.垂直流人工湿地图1鳗鲡养殖双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Fig.1Technologicalflowsheetofb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