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_姚淑君
- 安之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19 08:08:03
文档简介:
净水技术WATERPURIFICATIONTECHNOLOGYVol.28,No.6,2009December25th,2009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是将传统干化床与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污泥处理技术,其集污泥浓缩、脱水、降解于一体,是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主要用于处理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一般服务人口在5000至100000人[1]。该技术在丹麦应用最广泛,至2006年,丹麦有超过140处人工湿地污泥处理系统,处理全国近30%的污泥[2];在美国,有近半数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选择芦苇湿地来进行污泥处理处置;此外该技术在亚洲、澳洲也有广泛的应用。人工湿地主要处理活性污泥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3-4],亦可处理化粪池污泥、河道疏浚污泥、硝化污泥等[1,4],在偏远的度假区及农场还用于处理粪便。与常规污泥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处理污泥具有简单安全,运行成本低,能耗低等优点,在欧洲和美国已逐步替代污泥离心脱水和传统干化床处理技术。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近几年人工湿地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和分析。1污泥脱水及稳定化人工湿地脱水的过程包括渗透、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在T.Koottatep的实验条件下,污泥通过蒸发蒸腾与渗透散失的水分量相当(分别为50%和45%),剩下仅有5%的水分残留在湿地系统中。污泥中的固体50%被湿地系统截留在表面,11%的固体物质随出水流出,另外39%被矿化或者累积在湿地的基质中[5]。渗透在进泥后立即发生,出水流量减少迅速,一般20%~80%的出水在进泥后一天内流出。对于较大型的人工湿地,进泥后4~6d渗透才结束,而水分蒸发蒸腾损失量可以达到5~25mm/d。水分蒸发主要受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无植物的人工湿地的蒸发作用是水面的120%,其原因是污泥层表面呈黑色且凹凸不平,能增加吸收太阳能的面积,提高蒸发的能力。植物的蒸腾对于湿地脱水起到很大作用,植物渗透压的不同导致蒸腾能力不同,但同时又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温带地区,芦苇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姚淑君1,李怀正1,叶建锋2,傅威2(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2.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摘要在对国外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基础上,讨论了湿地处理污泥技术应用中污泥脱水及稳定化的效果、出水水质、设计参数及运行管理事项,从而为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初步提出了该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时所需继续研究的方向。关键词污泥人工湿地处理脱水稳定化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77(2009)06-0001-05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ConstructedWetlandSludgeTreatmentTechnologyYAOShu-jun1,LIHuai-zheng1,YEJian-feng2,FUWei2(1.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Shanghai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Shanghai200233,China)AbstractThestudyof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edwetlandsludgetreatmenttechnologyabroadwassummarizedinthispaper,includingpracticaleffect,effluentquality,designparameters,operationandmanagementetal.Itwashopedthatthispaperwillprovidepossibletechnicalreferencesandfurtherresearchdirectionforthenation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oftheconstructedwetlandsludgetreatmenttechnology.Keywordssludgeconstructedwetlandtreatmentdewateringstabilization[收稿日期]2009-07-24[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8ZR1416400),上海市建设交通“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重科2008-002)。[作者简介]姚淑君(198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技术。E-mail:alicejasmine@hotmail.com。专论与综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