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水库沉积物铁、锰释放的影响分析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20 10:04:41
文档简介:
环境因子对水库沉积物铁、锰释放的影响分析刘海(龙里县环境监测站贵州龙里县551200)铁、锰均是地表水环境中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在部分环境因子的作用下,铁锰元素可能会从水库沉积物中释放到上覆水体,给覆水体的化学组成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因而研究环境因子对水库沉积物铁、锰释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供试土样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是青岛某重要的供水水库的沉积物,该水库水质终年状况基本良好,然而存在铁锰短期超标现象。研究者取出沉积物后,将其装入聚乙烯封口袋,在自然环境下把这些新鲜泥样给予风干、筛分处理,然而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理化性质测定。实验所用沉积物样品的基本理化主要包括:TP质量比大小是1052.416mg/kg,铁和锰的质量比大小分别为23958.861mg/kg与1483.362mg/kg,含水率大小为69.395%,烧失量大小为6.927%。2实验方法及过程2.1取出20g已经混合均匀的样品,将其放置到锥形瓶中,大小为250mL,然后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每组分别设置2个平行样品。同时为了防止日光影响,还应当用黑色塑料袋牢牢包裹住锥形瓶。2.2DO控制。其中好氧状态的条件为:研究者把充气管放置到上层水上,然后启动充气泵充入一定的空气,以便保证上层水能够一直处于好氧状态,也就是p(DO)在6.5mg几以上。同时,缺氧状态的条件为:不定期开动充气泵向其中的上层水充入适量的空气,以确保使上层水p(DO)能够始终保持在2mg几4mg/L的范围内;厌氧状态的条件为:研究者以高纯氮气来充当充入气体,待充气30分钟后则利用橡胶塞进行密封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P(DO)均应当始终保持在1mg几以下。2.3温度调节。研究者把模拟装置置人到恒温水浴锅或者冰箱之中,注意将实验样品的温度大小设置到25℃和4℃。2.4本次研究中,培养实验共进行8d,根据一定时间间隔取样进行观察。等到完成水样采集后,研究人员需要马上用0.45m大小的混合膜过滤,并且放置到聚乙烯塑料瓶中,然后在其中加入浓硝酸酸化,待测。3结果分析3.1DO浓度大小对中铁、锰释放的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释放前期,随着时问的不断增加,铁和锰的质量浓度开始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不过铁和锰两种物质在质量浓度变化规律方面并不完全一致。其中锰的质量浓度在初期就表现出了显著上升的特点,等到第5d时到达一个峰值,也就是6.01mg几,超标达到了60.0倍。和其相比,铁在释放初期质量浓度上升的速率明显要低于锰,且在峰值上也慢于锰,到第6d其质量浓度才达到最大值,即0.48mg几,超标达到了1.6倍。考虑到样品中DO、MnOx以及Fe20等物质依次当作了有机质降解时的氧化剂,因而从氧化电位方面来说,锰要显著高于铁,基于此,锰氧化物和铁氧化物相比会优先当作有机质分解的氧化剂,进而发生还原进入水体,这就是为什么锰和铁相比,不仅会较早就开始释放同时其浓度也会比铁先达到峰值。3.2温度环境对底泥铁、锰释放造成的影响在4℃环境下,铁的最大释放质量浓度可以达到0.13mg几大小,而锰则仅为0.10mg/L,不过此时两者均没有超标。而在25~(2环境下,铁的最大释放质量浓度可以达到0.49mg/L大小,而锰则为6.01mg/L,分别为4~C环境下的3.8倍以及60.0倍,这也提示了温度对该沉积物中铁和锰的释放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温度升高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也会逐渐增强,从而导致样品中无论是有机质的分解,还是铁、锰氧化物的还原速率都会出现明显的增大。二是温度升高不仅可以起到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升可溶性铁以及锰向水相迁移的速率,进而会导致铁和锰向上覆水体释放的加速。这种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之间,水库沉积物中的铁和锰释放强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4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厌氧环境下能够促进铁、锰迅速释放,而处于好氧环境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铁的二者的释放,同时因为铁和锰相比,其氧化还原电位相对比较低,所以无论是是在释放方面还是达到释放最大值的时间方面,铁均要晚于锰。当处于25~C时上覆水中时,可溶性铁的质量浓度是4~C时的3.8倍,锰则为60.0倍,并且铁、锰向上覆水体释放还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增加而越来越快,因为在夏季时,水库中的铁、锰更容易发生超标。参考文献【1】刘恩峰,沈吉,杨丽原,朱育新,孙庆义,王建军.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污染研究fJ1_环境科学,2007(06).[2]于军亭,张帅,张志斌,王立鹏,魏垒垒,谭晓波.环境因子对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释放的影响【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01).3蒋玉玲,李青,陈晓宏,陶贞.广州市大金钟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资源保护,2011(o1).《资源节约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