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浮床研究进展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20 13:03:39
文档简介: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sh.Sci.Bul1.2017,23(01)21国内生态浮床研究进展陈进树(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园林园艺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回顾生态浮床的建造技术,分析生态浮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生态浮床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生态浮床;富营养化;水生植物;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1—0021—03ResearchProgressofEcologicalFloatingBedsinChinaChenJinshu(GardenandHorticultureDepartment,ZhangzhouCityCollege,Zhangzhou363000.China)Abstract:Inthispaper,theresearchstatusofconstructiontechnologyofecologicalfloatingbedswerereviewed,ap—plicationstatusandproblemswereanalyzed,Atthesanletime,combiningthecurrentresearchstutus,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ofecologicalfloatingbedwerediscussed.Keywords:Ecologicalfloatingbed;Eutrophication;Aquaticplants;Researchprogress生态浮床也称为生态浮岛、漂浮湿地,是一种将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技术;该技术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吸收作用及根系周围附着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的水解代谢作用,分解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富余的营养成分,通过收割植物体的形式,将营养物质搬离水体,使污染物大幅度减少,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相对于物理化学的净化水质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占地少、造价低、净化能力好的特点,因此该技术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重视。最早研究该技术的是美国生态学家Gurmey,我国的宋祥甫等在1991年即开展了用生态浮床治理城区污染河道实验;由于我国工农业发展迅速,城区人口激增,对水资源的消耗与污染加剧,而污染治理设施的建造与管理相对滞后,同时由于水面的缩小及生活生产中产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不断输入,致使我国大部分湖泊呈现富营养化趋势,特别是靠近城区环境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据李睿等⋯的研究报导,我国85%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及治理水污染的高成本问题,因此该项技术在国内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拟对以往的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1生态浮床的建造研究生态浮床的构造对浮床植物的生长、水体的净化效果以及平时的运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浮床的建造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自生态浮床创设以来,其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代是竹子构架的,它的特点是造价低,但效果差,寿命短;第二代是以聚苯乙烯(EPS)泡沫为主,虽然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也较低廉,但易产生白色污染,所以现在也基本没用;第三代主要是聚乙烯(PE)及其衍生产品,它克服了前二类产品的缺点,但植物的根系没有与定植基质结合在一起;第四代是新材料浮床,主要特点是植物的根系和浮床的材料可溶为一体,且材料本身为中空管状结构,能够形成很好的水体微动力循环,产品主要是美国生产的,由于材料专利壁垒及售价高,目前国内普及率较低。据曹勇等的研究报导,生态浮床作为水面植物定植结构,其建造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稳定性(浮床需能抵抗一定的风浪、水流的冲击而不至于被冲坏)。(2)耐久性(浮床能多年重复使用而不会腐烂)。(3)景观性(栽植的植物观赏性好)。(4)经济性(建造成本较低)。(5)便利性(设计过程中施工、运行、维护比较方便)。除了这些,作为一种水体净化装置,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而浮床的净化能力,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其根系周围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完成的;针对浮床的这些要求,国内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1.1物理结构建造研究生态浮床一般是由浮床的框体、浮床床体、浮床基质、浮床植物四部分组成,目前对于浮床的建造研究主要是针对这些结构进行的改良研制;赵广胜等b研制了“齿合插接型”水生植物景观浮床,该装置是以高密度聚苯乙烯制成,采用“齿合插接”技术,使得模块与模块之间镶嵌在一起,其种植槽采用倒圆锥形并在底部留有大孔径透水口,便于植物根系物迅速向水中基金项目:福建省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型生态浮岛的研究应用”(编号:ZZ2016J14)。作者简介:陈进树(1973一),男,福建云霄人,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栽培运用。收稿日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