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1)
- 海之魂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24 13:14:30
文档简介:
浅析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申彦(饶河县环境监测站,双鸭山155700)【摘要1本文分析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和可利用性,并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整合,使本来已是废料的混合物变成巨大的资源,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腱筑垃圾:危害性:可利用性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现象时有发生。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三、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处理方式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1.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建筑垃一、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2.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在堆放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他市政基础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3.对水域的污染。建筑垃圾在堆放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占90%以上。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牲,化学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孔砖等,其产品与黏土砖相比,具有抗压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音效果好等优点。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2.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废钢筋、铁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很大的危害。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木料、塑料、玻璃等)可能具有污染物的4.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城市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二、建筑垃圾的危害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细菌的滋生地。可代替某蝗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5.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口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编辑/刘佳)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106活力2010.12万方数据浅析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浅析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作者:申彦作者单位:饶河县环境监测站,双鸭山,155700刊名:活力英文刊名:HUOLI年,卷(期):2010(23)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陈子聪.ChenZi-cong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期刊论文]-福建稻麦科技2007,25(1)2.废塑料再利用技术[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科技2003(9)3.刘德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期刊论文]-科技创业月刊2009(11)4.李惠.王雨.LIHui.WANGYu我国无机非金属固体类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途径初探[期刊论文]-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