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富污水站操作规程
- zd
-
10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0-03-30 21:44:56
文档简介:
上海神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上海鑫朗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7月地址: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临洮路170号电话:(021)39556038传真:(021)39557829E-mail:008@zhengbao.com目录目录1、总则..32、污水站运行管理要求...33、调试报告...34、工艺流程及原理...75、工艺单元的运营管理...86、设备维护保养要求.107、巡查操作规程.118、污水处理站安全操作规程.12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总则总则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运行原理、操作守则、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2、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操作员,也适用于管理、技术和维护检验人员,还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3、污水处理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4、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2、污水站运行管理要求污水站运行管理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站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站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性能与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3.污水处理站应有工艺系统图和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5.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尤其要注意加药灌液位,防止吸空。8.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3、调试报告调试报告根据7月18日至7月29日调试运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3.1、进水水量及水质污水站进水水质以现有隔油池出水为参考,COD在2000-3000mg/l,PH=6,加药后SV30(30分钟沉降比)=10%左右,每小时进水水量1-2t/h。出水水质清澈,COD在100-300mg/l,PH=7-9,系统处理效果已达到设计处理效果,并实现达标排放。3.2、药剂品种及使用注意:药剂使用量根据调试期间污水进水水质设计,药剂使用量仅供参考,如有水质、水量的改变,请根据现场小试结果改变药剂使用量。1、PAC根据小试结果,PAC添加浓度:200mg/l;药剂稀释量:3kg/200L;加药流量:5-7ml/s。2、PAM+根据小试结果,PAM+添加浓度:60mg/l;药剂稀释量:500g/200L,加药流量:5-7ml/s3、液碱当PH低于7时,加药混凝效果不明显,原水PH在6左右,需投加少量液碱,液碱添加需根据水质情况调节,维持PH在7-9即可。4、消泡剂调试时发现如果运行不当,会出现气浮排泥口泡沫累积现象,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配备消泡剂,用作运行不正常时的应急处理。消泡剂使用方法:将消泡剂按1:10配比溶于水中,对准泡沫集中区喷洒即可消除泡沫。3.3、小试小试的目的在于确定当前水质情况下,各药剂的使用量,并根据小试结果,对加药量做出相应调整。小试方法:1、取500ml水样置于烧杯中;2、将PH调至7-9;3、取加药桶里的PAC,加入水样中,搅拌30s;3、取加药桶里的PAM,加入水样中,搅拌30s,后静置5min;4、观察水样中悬浮物絮凝效果,以泥水分离,并快速沉降为佳,记录PAC、PAM的药剂使用体积Vpac、Vpam;PAC加药流量=7.2*Vpac*Q(ml/s)PAM加药流量=7.2*Vpam*Q(ml/s)Vpac——————小试PAC使用量mlVpam—————小试PAM使用量mlQ——————进水流量m³/h5、调节加药泵阀门至要求加药流量。调节方法:阀门调节并等待流量稳定后,用500ml烧杯接住药剂,到达规定时间后,读取液体体积,单位换算后,及为加药泵流量。3.4、药剂型号及厂家型号厂家联系人电话PACDBP28上海东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张先生13918108553PAM+DBC2840上海东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张先生13918108553液碱朱华强13681609184消泡剂FHK-330上海祥彭实业有限公司郭经理136418389193.5、吨水费用说明:1、吨水费用仅包括药剂、水、电费;2、水处理量2t/h;3、根据调试期间药剂、水电使用情况核算。单价使用量/小时吨水费用(元)合计吨水费用(元/吨)PAC2000元/吨0.375kg0.3758.86PAM+20000元/吨0.125kg1.25液碱800元/吨————————消泡剂18元/公斤————————水4.5元/吨0.1吨0.225电0.85元/度16.5度7.014、工艺流程及原理工艺流程及原理4.1、工艺流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