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节约用水设计先行
- zd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30 23:04:42
文档简介:
节约用水,设计先行节约用水,设计先行韩玲(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4)摘要:要:为了解我国化工、石化工程的用水量,为实施国家的节水政策提供依据,对2000年以来,化工、石化系统的设计单位承担的200余项工程设计的用水量与污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收集、统计、分析。从统计数据看,在用水量的控制方面还显得比较粗放,设计人员还没有做到精打细算,有些工业产品的取水量远远高于用水定额。因此建议政府委托协会组织负责工程用水量的审查与控制,保证节约用水方针政策的实施。关键词:关键词:化工工程;用水量统计;节约用水1.节约用水是基本国策节约用水是基本国策近两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节水、节能、减排方面的文件:2005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发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2007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国家更是将节水、节能、减排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温家宝在2007年四月27日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讲话,温总理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让全体人民懂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些都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的关切重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取水量要减少近3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很到的要求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1为了做好石油和化工的节能减排工作,为化工节水、节能、减排提供依据,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给排水设计专业委员会协会于2007年底对所属委员单位所承担设计的工程项目的用水量情况进行了统计,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下面对本次统计结果进行分析。2.对设计用水量的统计分析对设计用水量的统计分析本次收到的统计表涉及到27个设计单位的225项工程项目,项目内容涉及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等。在用水量统计时,要求各单位提供装置的规模、所采用的工艺、循环冷却水量、新鲜水用量、其他用水量、重复用水量。化学工业是生产基础原材料的工业部门,有12个大行业,4万多个品种。石化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1],节水的考核标准可以是万元产值取水量或单位产品取水量。为直观起见,我们选择了单位产品取水量进行计算比较,即根据统计表中装置的规模,装置的取水量,对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装置,年运行时间取8000小时,对以煤为原料的装置,年运行时间取7200小时,然后计算吨产品的取水量。当统计表中未提供取水量时,计算时将新鲜水用量与其他用水量相加作为取水量,再计算吨产品的取水量。由于化工产品种类繁多,225个项目中,有许多是孤立的,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历年的统计数据。为此,我们选择了一些产量大、涉及面广、耗水量高,并可以进行比较的项目或装置进行比较。2.1合成氨装置用水量比较2.1合成氨装置用水量比较国家标准GB/T18916.8-2006对吨合成氨的取水量见表1。表1吨合成氨的取水量定额指标吨合成氨的取水量定额指标单位:m3/t主要生产原料定额指标天然气≤13渣油≤14煤≤27注:当生产原料从渣油改造为天然气时,执行以渣油为生产原料的定额指标。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合成氨的用水量是47.5m3/t、尿素14.8m3/t[2]。但对合成氨装置的设计取水量统计,设计吨产品的取水量最高为69m3,最低为4.7m3,约40%的装置的取水量接近国家标准定额的要求,60%的装置的取水量超过国家标准定额的要求。22.2烧碱装置用水量比较2.2烧碱装置用水量比较烧碱是基础化工领域用水量较大的产品,目前国家还没有烧碱工业取水定额标准。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烧碱的取水量是50m3/t[2]。对烧碱装置的取水量统计数据可知,设计吨产品的取水量最高为59m3,最低为9.9m3。大部分装置的取水量低于2002年的统计值,说明设计用水量有了明显的降低。2.3甲醇装置用水量比较2.3甲醇装置用水量比较煤制甲醇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煤化工领域,煤化工基地多坐落在缺水地区,而煤制甲醇又是用水量大的化工过程,目前国家尚没有甲醇取水定额方面的数据。根据2002年的统计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