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镉废水的吸附法处理
- 飞翔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30 23:25:29
文档简介:
含镉废水的吸附法处理含镉废水的吸附法处理[摘要]由于具有处理效率高、可以利用廉价的原材料或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等特点,吸附法在含镉废水处理中得以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无机、有机和生物吸附剂在处理含镉废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应用吸附法处理含镉废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含镉废水;吸附剂;处理技术;去除率TheAdvancesinApplyingAdsorbenttoCadmiumWastewaterTreatmentXiaZhixin1,ZhangYinbo2,GuoYanping1(1.DepartmentofEnvironmentandCivilEngineering,GuangdongVocationalCollege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gineering,Foshan528216;2.SouthChina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ences,MEP,Guaangzhou510655,China)Abstract:Adsorptionmethodusingintreatingcadmium-containedwastewaterhasbeenresearchedbecauseofadsorbent’sremovalratehighly,utilizedcheaperrawmaterialorwastesolid.Inthispaper,theadvancesinapplyinginorganic,organicandbiologicaladsorbenttotreatingcadmiumpollutionarereviewed,withadiscussiononthefutureapplicationprospectsinthisaspect.Keywords:cadmium-containedwastewater;adsorbent;treatmenttechnology;removalrate随着工业的发展,含铬废水大量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直接影响人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铬的化合物中危害最大的是Cr(Ⅵ)的化合物,它具有致癌的危险。对电镀等工业排放的含cr(Ⅵ)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法、膜分离法、电渗析法、吸附法⋯1等。其中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处理效果好,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已经成为重金属离子去除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对镉排放采取严格控制措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镉列为第一类污染物,总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1mg/L。含镉废水处理技术的确定,是保证稳定达标排放的关键。吸附法处理含镉废水,由于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好的出水水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含镉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剂的制备与选择、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的探讨等方面。含镉废水处理用吸附剂分为无机物及其改性吸附剂、有机物及其改性吸附剂和生物吸附剂三类。1无机物及其改性吸附剂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作吸附剂去除镉的,常用于处理含镉废水的无机吸附剂有:沸石、硅藻土、粉煤灰、膨润土、累托石、羟基磷灰石、赤泥、海泡石、活性氧化铝、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二氧化钛等。天然沸石是含水架状结构的铝硅酸盐矿物,由于内部有许多大小不均的通道,比表面积很大(高达300~400m2/g),使之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天然沸石的形成条件较为复杂,孔道往往较小,吸附量低,吸附速率较慢,使得它在处理含镉废水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沸石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宝迪等[1]将天然沸石进行盐酸浸泡和热焙烧,以提高其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天然沸石对镉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当镉的浓度为100mg/L,沸石用量10g,动态交换24h,吸附效率可达99.8%以上;经450℃焙烧处理的沸石吸附效果最佳。郝硕硕等[2]分别用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盐酸、磷酸、混合盐和高温对沸石进行改性,研究其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镉浓度大于10mg/L时,NaOH改性沸石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在99.2%以上;沸石对镉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属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Qm=6.456mg/g;改性沸石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有多个控速步骤。硅藻土是海洋或湖泊中生长的硅藻类及微生物残骸在水底经自然作用和软泥固结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生物硅质岩。硅藻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硅藻壳体具有大量的、有序排列的孔隙,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比表面积约为3.1~60m2/g,孔隙数量约为2~2.5亿个/g。硅藻土表面、孔隙内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硅羟基,硅羟基在水溶液中离解出H+,使其粒表面带有一定的负电荷,能对金属离子产生离子交换作用。李贞等[3]研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