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_刘金苓
- 安之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3-31 17:52:50
文档简介:
水处理技术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ISSN1000-3770,CN33-1127/P《水处理技术》网络首发论文《水处理技术》网络首发论文题目:庭院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作者:刘金苓,李婉文,刘京,赵本良,林若雨,李梦婷收稿日期:2019-02-25网络首发日期:2020-03-24引用格式:刘金苓,李婉文,刘京,赵本良,林若雨,李梦婷.庭院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J/OL].水处理技术.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127.P.20200323.1053.002.html网络首发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出版确认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2096-4188,CN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大。2017年我国农村地区污水排放量已近15Gt,预计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可达27Gt,将超过全国污水总排放量的50%[1-2]。农村生活污水的成分主要是N、P等营养盐和有机物、病原体等,重金属含量较少,可生化性强,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对农村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依然很低,据国家建设部2005年的《村庄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全国96%的村庄缺乏相对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4]。至2016年,处理覆盖率也仅达10%,大部分生活污水仍随意排放[5]。我国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多变,尤其是位于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区,农村人口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6]。而且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时间及排量规律不明显,日排放变化系数一般在3.0~5.0,变化系数可超过10.0[4]。对岷江流域农村的调查发现,污水排放时间集中在早上6点,中午12点到13点以及15点到19点半,但其余时段的污水排放量与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排放量全天无固定量[7]。居住分散以及污水排放的复杂性,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建设完善的管网系统的难度系数高,无法在农村推行城镇污水的集中处理模式。分散式污水处理可以综合考虑当地的水文、景观和生态,实现污水原地处理,具有投资建设费用少、建设周期短和见效快等优点,所以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成为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种新趋势[8-11]。如今,一种新兴的分散式处理工艺———庭院式人工湿地,正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庭院式人工湿地技术以基质、植物及微生物组成一套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净化污水[12]。其投资建设成本较低、运行稳定、维护简便、净化效果好,同时具有环境美化作用,尤其适合应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13]。本文叙述近年来国内庭院人工湿地的发展过程和相关技术,以期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农户自家的庭院通常用作农作物种植或休闲的场所,若利用庭院空地构建人工湿地,将水的生态化处理与美化院内环境相结合,可构建出一种能够建于自家庭院内,适用于单户型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庭院式人工湿地。庭院式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基质、刘金苓1,李婉文1,2,刘京1,赵本良2,林若雨1,李梦婷1(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510303;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510642:广东广州)基于近年来庭院式人工湿地的发展情况,叙述了庭院式人工湿地的架构、国内外庭院式人工湿地的典型类型及应用情况,列举了庭院式人工湿地中常见的工程植物,并对比其耐污、净化污水能力和观赏价值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