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05~2009年增城市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检测结果分析
- 张立中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16 17:52:29
文档简介:
2005~2009年增城市外环境水体霍乱弧菌调查研究检测结果分析黄海燕曾文敏(增城市疾病控制中心广东增城511300)【摘要】目的了解霍乱弧菌在我市水体中存在和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霍乱菌株的型别、分布、毒力、耐药性变化情况,监测菌型变迁与流行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增城市为监测区域,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对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进行采样监测。病原检测和生物学分型按《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的检测方法进行;对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检测按《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999)》的方法进行。结果共检测样本820份,共检测出8株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98%,且检出率随年份向后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城市下水道检出1株01群霍乱弧菌,沟塘、医院废水、肉联厂污水、乡镇和城区自来水中检测出7株01、0139群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稻叶型4份,O139型2份,小川型1份;毒力检测1份O139型为产毒流行株,其余均为不产毒非流行株。结论加强了外环境水体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严格的进行卫生检测检验,防止水体污染,做好一切预防控制疾病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键词】霍乱弧菌外环境水体检测霍乱弧菌(V.cholera)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病死率甚高[1]。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由于霍乱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间患病率及病死率均高,危害极大,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饮食物经口传染[2]。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控我市地区水体霍乱弧菌污染的状况和菌型特征,2005年我们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一规定的检测方法及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3]的标准,在霍乱多发季节对本辖区内不同区域,对外环境水体进行了霍乱弧菌监测。并对霍乱弧菌的形态及生化特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样品采样分别在我市各个水域设立一个取水点,共五个取水点,每个取水点分成相隔数米的至少2个取水位置(上、下),每个取水位置采集2份水样。每月共20份水样品,每月采样一次。水体标本采样时,现场收集每份水体样品的pH、水温、采样点环境温度三项基础指标。pH测定用范围在5.5~10.0的pH试纸,水温和环境温度可以普通乙醇温度计测定,并记录在采样送检单。水体的采样一般要求用灭菌的500ml水样瓶采集相对静止的表层水(30cm以内)500ml,加盖密封后在室温(20~25℃)下送实验室检测[4]。采样时应选择在水流平稳或静止处吸取。非疫情状态下的监测采样时间一般在清晨时,此时水体未受人群活动等因素影响。在室温条件下3h内送抵实验室开展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1.2检测方法1.2.1培养基来源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四号琼脂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在有效期内使用。诊断血清霍乱弧菌混合多价、小川、稻叶、O139群诊断血清,均来自省疾病控制中心,在有效期内使用。1.2.2培养基要求以碱性蛋白胨水(pH8.6)作为增菌液;强选择性分离培养基使用庆大霉素培养基;弱选择性培养基统一使用碱性琼脂。应注意不同厂商以及不同批号培养基的质量,每批培养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测。1.2.3滤膜富集增菌培养法以0.45μm滤膜,使用Millipore真空过滤系统进行细菌富集,富集后的滤膜置含有终浓度为1/20万亚碲酸钾的10ml碱性蛋白胨水三角瓶内增菌。1.2.4环境样品的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程序样品在37℃经8~12h增菌后,每份样品分别接种一个9cm直径的庆大霉素琼脂和一个碱性琼脂平板进行划线分离培养,同时,以无菌吸管吸取0.2~0.5ml增菌液接种到新的碱性蛋白胨水中,进行二次增菌培养后,再如上述步骤进行划线分离培养。特别强调所有环境样品的增菌分离培养步骤必须包括上述二次增菌和强、弱双平板分离[5]。1.2.5疑似菌落鉴定基本要求分别从庆大霉素琼脂、碱性琼脂平板上各挑取5个以上的(少于5个的全部挑取)疑似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置37℃18~24h纯培养(即每份样品至少从4个分离平板上获得约20株可疑菌落菌株),取斜面纯培养物进行O1群及O139群霍乱诊断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血清凝集阳性的菌株继续相关的系统鉴定并报告结果。必须注意同一样品中O1、O139群霍乱弧菌可能同时存在,有必要对所有选出的菌株都进行凝集试验,以免遗漏。从环境中检出的O1或O139群霍乱弧菌,要求即时上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噬菌体-生物分型,具备条件的进行毒素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确定是否采取相关措施。·636·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MedicineVol.9,No.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