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中市政排水管网的提质增效策略
- Allen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16 19:38:48
文档简介:
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开发(LID技术)[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0月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16年3月,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年)》通过评审,得到天津市政府的正式批复。2016年4月天津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同期入选的还有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至此我国四大直辖市全部入选试点城市,说明国家层面十分重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绿色基础设施”,即绿地、绿色通道、公园和森林等的建设[2];往往忽略了“灰色基础设施”,即传统意义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常规排水系统)的建设[3]。海绵城市建设既要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更要充分挖掘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的作用,让灰绿结合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之一[4]。天津作为沿海城市、高地下水位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5]。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蓄、排”中排水主要依靠既有的城市排水系统,而排水管网作为排水系统的核心设施,在一些老旧城区面临着种种问题。排水管网的健康状况差、运行效率低,是影响城市排水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本文从天津解放南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的排水管网提质增效策略出发,总结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关于管网整治方面的经验和措施。1排水管提质增效1.1面临的问题1)管网资产台账不全、管网基础信息资料缺失。2)管网健康状况不明。3)养护管理手段主要依靠人工,缺乏信息化管理。1.2技术路线首先收集零散存在于养护管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网基础资料,包括管网的系统关系、管道位置、管径、流向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调查测绘方案;然后对管网的各种属性进行调查测绘,掌握管网的位置坐标、高程、管径等基本属性,形成台账(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再对管网进行系统的检测评估,找出存在的结构和功能性缺陷,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最后依据以上工作掌握的基础资料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管网的信息化甚至智能化的管理。见图1。海绵城市建设中市政排水管网的提质增效策略□文/吕耀志赵乐军周天宁王旭阳刘德厚【摘要】: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更要充分挖掘既有排水设施的作用,让灰绿结合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之一。排水管网作为排水设施中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文章以天津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设计了排水管网提质增效的技术路线,通过排查测绘、检测评估、管网修复整治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了一套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网提质增效的模式并通过管网的提质增效进一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管网;提质增效;管道修复;灰绿结合;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天津建设科技——海绵城市专刊TianjinConstructionScienceandTechnology——SpongeCity第29卷第5期2019年10月理论与策略TheoryandStrategy11搜集排水设施相关资料(养管、设计、地下管网中心)2工程概况天津市解放南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是中心城区典型的老旧城区,包含天津市14处严重积水点之一的小海地积水点和长泰河,涉及3个雨水泵站和2个污水泵站。市政排水管网按照分流制建设,市政雨污水管道总长约51.2km,雨、污水管道各占50%。3管网排查测绘在对试点区域排水设施进行资料收集、调查测绘的基础上,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普查数据库,真实反映排水设施的现状,满足模型分析、综合调度的基本要求。3.1存在问题1)排水管网资产台账不完整,区域内的排水管网情况各异,有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旧管网,也有近些年的新建管网,甚至一些废弃管网仍然在通水。2)没有统一的管理系统或者数据库,大部分资料还是纸质版的施工图或者竣工图,甚至一些管网纸质资料也没有。3)管网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差别较大。3.2测绘方法针对以上情况,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下管线点测量。测量前,收集标有管线点、走向、位置、连接关系和属性的1∶500探查草图。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常规RTK及网络RTK等技术;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及常规RTK拟合高程测量等方法。应用新技术前与传统方法施测成果进行比对验证,验证一致后再使用,其测量精度应符合相关规定[6]。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