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
- Allen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16 20:09:00
文档简介:
第26卷第4期2006年4月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WaterrreatmentVo1.26No.4Apr.,2006超声波一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李善评,栾富波,张海新,张鉴达(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X-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介绍了超声波预处理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并介绍了接触池内污泥的驯化.确定了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OD。质量浓度在1000mg/L左右的涤纶废水。经过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100mg/1,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清澈透明,达到了排放标准。[关键词]涤纶废水;生物接触氧化;超声波[中图分类号]X703.1;X7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9X(2006)04—0041—03Treatmentofterylenewastewaterbyultrasonic—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LiShanping,LuanFubo,ZhangHaixin,ZhangJianda(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Themethodofultrasonicand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fortreatingterylenewastewateriSintroduced.Also,theacclimationofsludgeisintroducedandtheoperatingparameterisconfirmed.TheresultsofexperimentshowthattheCODofinfluentwaterisabout1000mg/Landtheeffluentwaterislowerthan100mTheremovalratereachesover90%.TheeffluentwateriScleanandtransparent.andreachesthedischargestandard.Keywords:terylenewastewater;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ultrasonic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化纤工业尤其是涤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形成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涤纶是以聚酯为原料经熔融纺丝及后加工所制成的纤维,涤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简称,亦称聚酯纤维。它是由二元酸及二元醇或W一羟基酸酯化反应再缩聚而成的⋯。本实验采用的是济南化纤总公司的实际生产废水。废水主要来源于A、PET、短丝、长丝车间,罐区.锅炉房污水.生活污水等。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醋酸、对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酸、甲醇、醋酸甲酯、乙二醇、三甘醇、常用酸碱及氨、醚类和磷酸盐混合物等,此种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处理比较困难。国外对涤纶纤维生产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有多种处理方法被公开报道。国内有的工厂经过试运转.认为生物处理法大有前途[23。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它是池内设置填料,污水浸没全部填料.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填料上长满了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3]。济南化纤总公司采用了这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将超声波化学应用于水污染控制.尤其在废水中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方面,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声化学氧化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处理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得到更好的出水水质,笔者探索了超声波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涤纶废水的新方法。巴:.金:!全全!.备夸:全奄信,!骨骨疗、=臂{疗信詹、=屑信、!疗盾N盾全詹詹吧庸、!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J].辽宁化工,2001,30(8):328—329.[9]PretschE,BuhlmannP,AffolterC.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6]刘安华,周兴平,吴璧耀,等.水溶性分散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7,10(1):56—6O.[7]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循环冷却水水质及水处理剂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T业出版社,2003:140.[8]沈一丁,李小瑞.高分子科学与皮革化学品[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2.的结构解析[M].荣国斌.上海:华东理_r:大学出版社,2002:56[作者简介]王晨(1971一)。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电话:13791131716,E-mailshanqing123@126.tom。[收稿日期】2005—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