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污水处理厂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以泸州市为例
- Allen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17 12:31:01
文档简介:
AcademicForum/学术论坛乡镇污水处理厂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以泸州市为例摘要:文章通过对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的逯揪进行调查。对根荚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指出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闻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慨关照披。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策1前言我国目前有各种规模和性质的乡镇4.87Y多个,其中建制镇1.92万多个。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产生的生活污水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水环境污染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一大瓶颈,已引起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小城镇成为农村人口转入城市的“过渡地带”,其集镇规模、人口数量增长迅猛,小城镇生活污水又成为了新的环境问题。因此,国家环境保护部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任务。2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调查现状2.1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总体现状从2009年泸州市第一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站(长安乡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开工建设f~]2013年底,泸州市通过5年多的努力,截止目前,全市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乡镇污水处理站已经达f~]45座,乡镇污水处理普及率(按全市共134个乡镇计,不含街道办事处)达到33.58%。2.2典型乡镇污水处理厂监测数据本文收集了各县区环监站对辖区乡镇污水处理站监测数据,按照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分类,同时随机选取不同工艺中的一个乡镇污水处理站监测数据来反映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情况。典型乡镇污水处理站监测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在列举的4个典型乡镇污水处理厂中,只有焦滩乡污水处理厂出口数据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结合其他乡镇的监测数据结果,比较不同工艺,得出A2/0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而在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工艺应用中SBRI艺、PASGI艺、高效厌氧+短程硝化工艺应用比例不足3%。3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1存在的问题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所选择的处理工艺均为国内较为普遍且技术成熟的工艺,但从本次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工艺处理效果来看,运行和处理效果均不太理想,主要存在5个方面问题.1.区县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对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城镇配套纳污管网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收集率低;3.未实现“雨污分流”,影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造成了与设计有一定差距,且洪水期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行;4.日常运行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和经费保障。5.2原因分析1.由于乡镇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在人口统计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而设计单位只是以户数为单位匡算人口数量,对于外来人口较多的乡镇,更是无法准确统计这部分人口数据。2.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泸州市城镇排污管网建设没有系统的整体规划,雨污大部分没有实行分流,不同程度的存在污水收集管网较少或基本没有污水管网的情况,场镇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严重。3.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现阶段的运营模式主要是政府运营,运行费用大多数来源于市、区县以及乡镇财政0’年第期I。’TechnologyandIndustryAcrosstheStraits表1泸州市典型多镇污水处理监测数据投入,受当地政府财力影响较大。污水处理厂由政府部门承建、管理的“公共事业”模式,造成了管理运行成本居高不]J0加剧了市、县、区尤其是乡镇财政的压力,在财政出现压力的情况下,大多数乡镇只有选择停用污水处理设施,从而导致污水处理设施不能进行正常的运作。4.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现有操作人员基本为兼职人员,甚至有些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文化水平很低,基本不具备环保专业知识或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专业技术水平极低。同时没有按照设备台帐、运行记录、定期巡视、交接班、安全检查等管理制度执行,更不要谈对设施运行异常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了。另外,污水厂缺乏有效的日常分析监测手段,也没有进行委托监测。4结论泸州市乡镇污水处理水平低下,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快速高效地建立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议从几方面着手。(1)针对泸州市部分区域乡镇经济基础差、较为贫困及资金严重缺乏的特点,建议泸州市和各区县对辖区内乡镇水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2)建议泸州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细分和加强与水污染治理相关的建设、环保等各部门的行业监督职能和监管内容,界定其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责、权、利关系,做到职能清晰、责任明确。(3)进一步加强对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期的监管技术及管理办法的研究,理顺管理体制,协调建设期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使各部门有关小城镇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工作形成统一、全面的安排。[1】乐毅全,王士芬.环境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2】韩庆之,毛绪美,梁合诚.环境监测冲国地质大学出版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