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污托邦&污水处理资料共享平台!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档 > 沿淮乡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模式探讨

沿淮乡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模式探讨

  • Allen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17 12:31:09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下载券 0 个,已有0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下载券 1 个,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74ZHIHUAI2018.12一、引言淮河两岸水资源丰富、水运发达、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居环境十分优越,古往今来聚集众多城市和乡镇,各个沿淮乡镇串联分布于沿淮城市之间,与城市距离10~30km不等。伴随着生态文明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2020年前沿淮乡镇规划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的环保目标。淮河水环境纳污能力有限,各水功能区有明确的纳污量削减任务,并且沿淮乡镇上、下游设有城市各类取水口和排污口,开展尾水截污导流或全部资源化经济可行性差,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沿淮乡镇新增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进入淮河干流的途径和方式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排污口设置是否能获得行政许可。本文以典型的沿淮乡镇——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途径和方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具有环境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的沿淮乡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途径和方式。二、马城镇污水处理厂概况及尾水排放方式马城镇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位于淮河中游南岸,蚌埠都市区西南部重要的工业新镇,南接淮南,是蚌—淮发展带上的节点城镇,东距蚌埠市中心25km,南距淮南市中心38km;面积176km2,人口11万余。作为城镇发展基础建设内容,马城镇规划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厂和天河科技园(原马城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马城镇区污水处理厂规划近期规模3000m3/d,远期规模8000m3/d,处理工艺为采用改良A2/O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占地面积0.8hm2,主要服务镇区及紧临行政村。尾水排放方式为:尾水先进入配套建设的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到Ⅳ类水质(COD≤30mg/L、NH3-N≤1.5mg/L)后进入十二门塘灌溉渠,后经1.0km灌溉渠汇入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天河科技园与马城镇相连,位于镇区西南部,天河科技园(原马城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规划近期规模0.5万m3/d,远期规模1.0万m3/d,采用改良A2/O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占地面积1.0hm2,服务范围为天河科技园区。尾水排放方式为:尾水先进入配套建设的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到Ⅳ类水质(COD≤30mg/L、NH3-N≤1.5mg/L)后进入高排沟(独山河),后经2km河道汇入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三、尾水入淮可行性分析1.相关的淮河水功能区划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马城镇两污水处理厂尾水受纳水体淮河干流划定的一级水功能区为淮河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二级水功能区为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起始断面大涧沟轮渡码头,终止断面怀远县马城镇,河流长度为13km,水质功能目标为Ⅲ类。下游连接的二级水功能区为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起始断面怀远县马城镇,终止断面蚌埠闸上,河流长度为20km,水质功能目标为Ⅲ类。马城镇镇区和天河科技园两污水处理厂尾水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分别排入十二门塘灌溉渠和高排沟,两沟渠入淮河处距下游淮河蚌埠饮用水水源区不足1km,外部水环境(水功能区类型)非常敏感。2.纳污现状及限制排污总量分析根据《淮河流域重要江河湖泊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COD纳污能力4342t/a,2020年限制排放量919t/a;NH3-N纳污能力245t/a,2020年限制排放量189t/a。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分布有淮南市上窑工业聚集区混合入河排污口和蚌埠市国电蚌埠发电厂工业入河排污口,2017年平均污水量224.09万t/a,COD排放量40.13t/a,NH3-N排放量2.20t/a,现状入河污染物量小于限制排污量,满足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限排要求,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剩余COD纳污能力878.87t/a,NH3-N排放量186.8t/a。两污水处理厂近期最大污染物入河量COD65t/a、NH3-N3.5t/a,远期最大污染物入河量COD145t/a、NH3-N8.5t/沿淮乡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模式探讨陈立强李汉卿整体评价工程的各要素和环节可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改变及其程度,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工程因建设管理不合理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四、结语河流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需科学合理、系统地协调水利工程的运行建设管理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在享受水利工程益处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早日实现绿色健康美好的生活家园■(作者单位: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233001)水污染防治75ZHIHUAI2018.12a,淮河淮南蚌埠过渡区承接的各排污口

Allen
Allen
  • 6126

    文档
  • 1780.5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6126篇文档

评论

发表评论
< /2 > 付费下载 下载券 1 个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污托邦&污水处理资料共享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35071号-2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