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精细化工废水的污染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 张立中
-
1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22 18:19:03
文档简介:
1912017年第5期科学管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细化工的生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对精细化工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废水污染性质的分析,这样才能选择最合适、有效的控制措施。1精细化工废水分类1.1工艺废水工艺废水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投加水,此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也具有一定含水量,在化学工艺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较多,甚至一部分工艺废水中含有剧烈的有毒物质。这些工艺费是如果排出就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并且在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很不容易降解。1.2地面废水地表面的废水主要指的是,精细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因为化工原材料的保存不当或者是使用不当导致材料散落到地面和。散落到水中形成工业废水。这种工业废水的产生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缓解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地面废水的水质情况较差,在对地面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从生产的角度去考虑,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方式不当,或者是因为施工管理水平不高,都会形成地面废水,这样就导致精细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废水的排放量增多。1.3吸附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固体物质的多孔性质,让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够有效的吸附到固体物质的表面,进而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经常使用的吸附剂就是活性炭,活性炭能够有效的将废水中的臭味以及颜色进行去除,但是活性炭的成本很高,在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二次污染。在对石化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经常将活性炭与联合絮凝剂或者是臭氧氧化处理技术一同使用。2精细化工新技术应用2.1氧化法(1)光催化氧化方法:这样的氧化方法可以将光辐射与双氧水、氧气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可以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光催化氧化处理方式。(2)湿式氧化处理方法:这样的处理方式主要含有两种,一种是湿式空气氧化的处理方式,另外一种是催化式氧化处理方法。其中催化式氧化处理方式主要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催化剂、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分解成为氮气、水、二氧化碳等没有污染性质的物质,这种方式的转化效率非常高,物质的反应时间较短,但是催化剂中具有较强的活性及酸碱度,这对氧化处理的反应很大。(3)臭氧氧化的方法: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在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污泥。但是臭氧氧化方法的运行成本很高,并且处理废水的量有限。在使用臭氧氧化的过程中,可以将废水中的小部分有机物质变成二氧化碳跟水,剩下的大部分有机物质能够转化成为氧化的中间产物。2.2废水处理过程工艺流程组合因为精细化工废水污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种类很多,必须根据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性质、国家规定的污染物质排放标准采用合适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将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最大可能的排除。现在介绍一条经典的污染物质处理线路:1)废水预处理措施(主要是以物理化学处理的方式为主,比如汽提、吹脱、吸附等方式)该处理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具有高浓度的化工污染废水;2)预处理过程(同上述的预处理过程不同,该处理方式选用的是化学处理的方式,比如对废水进行氧化、催化,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沉淀等过程),主要是使用在难以降解的废水处理中;3)均衡的处理过程,主要是对废水中的水量、水质进行分析,对这些物质进行稀释、中和等处理;4)生化过程;5)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主要是对具有高标准或者是需要回收再利用的废水。2.3厌氧处理因为石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质很差,通常的情况下需要对石化废水进行吸纳采用厌氧的处理方式,保证石化废水在后续处理中的可生化性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厌氧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升流式的厌氧淤泥床、厌氧固定模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不能使用填载体,因为该物体的性价比较低,通常情况下都是对具有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厌氧固定膜反应器需要添加固定的填料,这样可以让厌氧生物能够有效的吸附在固定膜的表面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变成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这样就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掉。3结束语综上所述,精细化工的用途非常广泛、种类很多,在化学产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精细化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对于精细化工产生的废水,应该加强对废水性质的分析,根据废水的污染性质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参考文献[1]段妮丽,万德民.精细化工废水的污染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2]胡洪营,吴乾元,杨扬,等.面向毒性控制的工业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管理方法[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1):46-51.精细化工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