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SBR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张立中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0-04-23 20:46:39
文档简介:
SBR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徐怡珊1,张森2(1.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北京100013;2.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28)摘要:分析了SBR废水的水质特性,介绍了适用于SBR废水处理的方法即混凝沉降、混凝气浮、生物降解和反渗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SBR废水中共发现22种有机物,其中苯乙烯的质量分数最大,乙苯第2。几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废水的组成和浓度、处理难度等选择投资少、收效大的处理方法。关键词:SBR;废水;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TQ333.1;X703;X7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890X(2001)07-0424-04SBR具有耐热、耐磨、耐氧化、耐光、耐老化等优越性能,且杂质含量少,质量比较稳定,主要用于汽车轮胎,在胶鞋、胶管、胶带、胶板、电缆和医疗用具等方面应用也很普遍。而且,随着国内橡胶工业的发展,对SBR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对SBR废水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SBR废水排放量大,而且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对SBR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为橡胶行业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分析了橡胶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性,对当前采用的混凝沉降、混凝气浮、活性污泥、厌氧水解-接触生物氧化和反渗透等处理方法进行了评述。1SBR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性SBR废水主要来自:(1)净化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洗涤水;(2)反应中的生成水;(3)设备与地面的清洗水;(4)泵和压缩机的密封水。各种废水因其水质的不同,需先分别进行分离捞油和中和等初步处理,然后汇集成为SBR废水。其水质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800~1200mg·L-1;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40~360mg·L-1;悬浮物30~50mg·L-1;pH作者简介:徐怡珊(197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保信息工作。值5.8~8.6;水温50~55℃;BOD5/COD<0.3。SBR废水中BOD5较大,而BOD5/COD却较小,属于可生化性较低的有机工业废水。尤作亮等[1]采用HP589015970型气相色谱/色质联用仪(GC/MS)(美国惠普公司产品)分析SBR废水中的有机成分,测得其中的有机成分的质量浓度(mg·L-1)为:二甲基甲酰胺<0.01;甲苯1.96;乙烯基环乙烯2.48;乙苯13.61;苯乙炔<0.01;苯乙烯110.60;环辛二烯<0.01;苯甲醛3.57;乙烯基环己烯<0.01;二乙基羟胺1.47;乙基环己烯基酮0.22;苯乙酮1.33;甲基苯乙酮0.78;甲基苯酚1.79;苯戊烯0.71;二甲基萘1.77。此外,还含有甲醛十一碳烯、苯并噻、硝基乙苯、苯丁酸、丁酮和喹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SBR废水中共发现22种有机物,其中苯乙烯的质量分数最大,为已定量有机物的0.788;乙苯的质量分数第2,为0.097。苯系物因含有环状结构,属于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因此,处理难度很大。2SBR废水的处理方法目前,用于SBR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降法、混凝气浮法、生物法和反渗透法。2.1混凝沉降法SBR废水中含有很多胶体物质,它们因带有一定的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稳定地分散在424橡胶工业2001年第48卷废水中。当加入带有相反电荷的混凝剂后,胶体物质上的电荷被中和产生凝聚,然后通过大分子助凝剂的架桥作用,将小胶粒聚集成大絮团,通过外力去除。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环保所[2]采用混凝沉降法处理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橡胶厂的生产废水,以硫酸铝为混凝剂,以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控制最佳的混凝剂用量、pH值、温度及搅拌器类型,使COD去除率达到约37%。2.2絮凝气浮法絮凝气浮法是在废水中投加复合铝盐和聚丙烯酰类药剂,然后进行助凝和絮凝强化处理。再用泵将其打入气浮机,用水射器将溶于压缩空气的回流水注入容气集放器,减压集放后,水中的空气又从水中释放出来,形成微小气泡。由于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使水中原来很微细的物质聚成较大颗粒,形成悬浮物。这些悬浮颗粒附在气泡上浮出水面,用气浮机的刮渣装置将浮渣刮入排渣槽排出。刘珉筠等[2]采用絮凝气浮工艺(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处理SBR和NBR及乳胶生产废水,在正常生产条件和最佳絮凝气浮条件下,COD去除率一般均大于50%。北京肇麟环境技术开发公司[3]采用两级气浮法,即废水经一级气浮处理后,进入串联的二级气浮装置,其中一级采用大气泡集放器,将较大颗粒的絮凝体浮上水面;二级采用微小气泡集放器,将微小颗粒絮凝体浮上水面。由于延长了废水在气浮器中停留的时间,使絮凝作用更加充分,相对减少了药物投放量,而且废水COD去除率为40%~45%,悬浮物的去除率为95%~98%。2.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根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