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砂滤床除苯酚的试验研究
- 环保小兵 王续
-
28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19-02-27 20:13:21
文档简介:
石英砂滤床除苯酚的试验研究石英砂滤床除苯酚的试验研究石英砂滤床除苯酚的试验研究受污染的饮用水水源中,含酚浓度在大多数情况下<0.01mg/L,为微量。对饮用水中微量酚的去除一般有臭氧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等,但由于费用较高,目前在我国尚难以普遍推广。笔者试图采用从河流水体岸边或底部的含水层中截取河床渗透水的“诱渗”[1]取水方式来去除水源中的微量酚,并对石11试验方法试验方法1.11.1试验装置与方法试验装置与方法试验装置为一根140mm的有机玻璃管柱,其高度可按需要调整。管柱底板上钻有10mm的圆孔,孔隙率为25%,其上覆盖尼龙网以防石英砂流失,管柱中装填粒径为0.5~1.2mm的石英砂。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以长江水为水源的武汉市自来水,向配水箱内的自来水中投加苯酚,配制成给定浓度的含苯酚原水,用水泵提升至滤柱中进行除酚试验;第二阶段试验用水则为上述原水、生活污水、淘米水三者按2.5∶1.5∶0.5的比例配制(简称混合试验用水)。第一、二阶段的试验数据是滤柱分别连续运行5d和25d后取进、出水样测得的,分别进行了酚、溶解氧、pH值及水温四个项目的测定,酚的浓度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测定,并对滤柱中石英砂表层的菌胶团、丝状菌、杆菌等进行了显微镜检测。1.21.2试验结果与讨论试验结果与讨论第一、二阶段试验时的水温分别为23~24℃、12~15℃;pH值为6.5~6.8;第一阶段试验时的进、出水溶解氧分别为7.36~7.76mg/L、7.1~7.66mg/L,第二阶段试验时进、出水溶解氧分别为8.23~9.87mg/L、0.90~6.93mg/L;第一阶段试验前期的进、出水溶解氧几乎一致,仅后期的出水溶解氧较之进水略低,而第二阶段试验开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滤柱中石英砂表面出现菌胶团之后,出水溶解氧比进水明显降低,最多低达90%,进水苯酚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见图1。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①由图1可见,在所试验的苯酚浓度下,石英砂滤层均有一定的除酚效果,并随进水苯酚浓度降低,苯酚去除率呈显著升高。在忽略试验连续时间影响的条件下,当进水苯酚0.03mg/L0.008mg/L4m厚石英砂层渗滤后,第一、第二试验阶段的苯酚去除率分别从26.67%增大到35%和从36.67%增大到45%。②在进水苯酚浓度、试验连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石英砂层增厚,苯酚去除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