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陶岔至鲁山段渠道防渗排水设计
- 莫封阳
-
35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19-03-16 07:24:24
文档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陶岔至鲁山段渠道防渗排水设计第45卷第6期2014年3月人民长江YangtzeRiverV0I.45.No.6Mar.,2014文章编号:1001—4179(2014)06—0004—03南水北调中线陶岔至鲁山段渠道防渗排水设计黄炜,刘清明,冷星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摘要:为了减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输水损失,采用渠道全断面现浇混凝土衬砌的防渗措施,对于土质较好且渗透系数较小的全挖方渠段,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渗作用。针对存在侧向或者垂直渗漏问题的渠段,采用复合土工膜加强防渗。对于衬砌结构在地下水位高于渠水位时可能发生失稳的安全隐患,设计了由排水垫层、透水软管和逆止阀等配套的排水设施,并在渠坡采用塑料排水盲沟作为排水垫层。现场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排水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关键词:渠道防渗;衬砌排水;复合土工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图法分类号:TV67文献标志码:A1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陶岔至鲁山段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起始段,起点为陶岔渠首闸下300m,终点位于鲁山县薛寨北,线路全长215.511km,其中渠道长205.968km(全挖方渠道累计长70.877km,全填方渠道累计长20.556km,半挖半填渠道累计长l14.535km),建筑物累计长9.543km。陶岔至鲁山渠段起始于南阳盆地的西部边缘地区,沿伏牛山脉南麓山前岗丘地带及山前倾斜平原,穿越伏牛山东部山前古坡洪积裙及淮河水系冲积平原后缘地带。渠段地貌形态以低矮的垄岗与河谷平原交替分布为特征,间夹基岩残丘。地质结构划分为岩体、土岩体双层和土体三大地质结构类型,渠段地下水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和砂砾岩裂隙一孔隙承压水3种类型。该渠段分布有膨胀土(岩)的渠段,累计长约166.123km,约占渠段总长的80.65%。渠道渠首设计流量为350m/s,加大流量为420111/s,设计水深8.0m;段末设计流量为320m/s,加大流量为400m/s,设计水深7.0m。渠道纵坡一般为1/25000,石方渠段纵坡为1/17000,渠道过水断面采用梯形断面,土质渠道边坡系数为2.0~3.5,石质渠道边坡系数为0.5,土质渠道设计底宽10.5~25.5m,石质渠道设计底宽28m。2渠道防渗设计2.1衬砌设计为减少输水损失,同时便于机械化施工、保证工程的耐久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