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斜板沉淀器的研发与应用
- 由页
-
64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19-03-20 21:32:41
文档简介:
梯形斜板沉淀器的研发与应用26给水排水Vol.41No.52015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污泥上翻现象的主要原因。以保证泥质为核心,建立沉后污泥中残余PAFC含量最低,又能兼顾出水浊度的混凝试验方法,对低浊环境下高密度沉淀池的平稳运行具有指导意义。(2)每增加单位毫克的PAFC投加量,与浊度减小的数值之比即为PAFC的沉降效率E。当E值开始降到0.05时,既能保证PAFC不会出现大量富余,又能保证出水浊度,是适合低浊条件下高密度沉淀池工艺的PAFC最佳投加量选择点。(3)低浊条件下高密度沉淀池管理“三原则”的落实,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参考文献1赵建伟,何文杰,黄延林,等.高密度沉淀池污泥上浮原因及对策.中国给水排水,2010,26(8):104~1072杨开明,张建强,杨小林.混凝沉淀过程中最佳混凝剂投量的研究.工业水处理,2005,25(9):49~51○E-mail:jinan.ct@foxmail.com收稿日期:20141210修回日期:20150306梯形斜板沉淀器的研发与应用陆萄陆川(维纳尔(北京)电气系统有限公司,北京100173)摘要20世纪70年代对梯形斜板沉淀器进行了研发,并于80年代投入应用。梯形斜板和集水管组构成了盆形断面的沉淀单元,沿着沉淀单元两侧收集下行澄清水,实现浅层沉淀和变量(减速)流沉淀相结合的快速沉淀工艺过程。对梯形斜板沉淀器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关键词沉淀池梯形斜板沉淀器集水管组沿程取水变量流沉淀0前言梯形斜板沉淀器历经7年研发,于1984年应用于北京田村净水站技改工程,建成了第一座梯形斜板沉淀池(Q=1.0m3/s),并获得1986年度中国国家发明三等奖。30年的生产实践证实,该型式沉淀池构造简单、高效、经济、占地少、运行可靠。1课题的提出同向流(Lamella)沉淀池技术源自国外,其沿袭了平流沉淀池尾端一次取水模式,导致斜板结构和集水系统复杂,留下积泥隐患。在长2.0~2.5m、倾斜30~40°、间距35~50mm的平面斜板尾端需要收集和导出澄清水,为安装集水装置并预留20~30mm高的滑泥通道,必须接续长0.5m倾斜60°的滑泥板(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2版的图8-16同向流集
评论
发表评论